高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相近的价位真情
高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相近的价位真情
夜里翻手机,刷到一条本地论坛的帖子,标题挺扎眼,就叫做“高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心里咯噔一下,现在这年头,什么都能明码标价了吗?连“爱情”这两个字,都能被放在菜市场一样的讨价还价里。我盯着那行字,愣了好一会儿神。
五百块能做什么呢?大概是请叁五好友吃顿不错的宵夜,是给车加满一箱油,或者,是买一件算不上名牌但也体面的衬衫。可要说它能换来爱情,我是不信的。这价钱背后,恐怕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心动和陪伴,更像是一场心照不宣的短暂交易。一方付出金钱,一方付出时间,或者说是某种形式的温柔。想到这里,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可转念一想,也许是我太矫情了。对于某些孤独的人来说,这“500块钱的爱情”或许是他们能抓住的唯一一点暖。白天在工厂流水线上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晚上回到冷清的出租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时候,有人能陪你吃顿饭,听你倒倒苦水,哪怕知道这温情是花钱买来的,也像在沙漠里喝到了一口水,哪怕知道是盐水,也能暂且止渴。这种相近的价位真情,你说它假,它确实建立在金钱之上;你说它真,那一刻的慰藉却又实实在在。
我想起老家村里的一个远房表哥,快四十了还没成家,常年在外头的建筑工地上干活。过年回家,家里安排了几次相亲,姑娘们都嫌他工作不稳定,人也木讷,没了下文。去年,他经工友介绍,据说也经历了一段“快餐式”的感情。他给对方买手机、买衣服,前前后后花了不止五千。可最后,那姑娘还是走了。表哥喝醉了,红着眼睛说:“我知道她图我啥,我就是想……有个人能说说话。”他买的,哪里是爱情,分明是驱赶孤独的药。
这让我对“高要附近500块钱的爱情”这个说法,有了点不一样的理解。它赤裸,甚至有些残酷,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城市角落里一些人的生存与情感状态。他们渴望连接,渴望被看见,却又找不到更“体面”的途径。于是,这种直接、不绕弯子的方式,成了他们最无奈的选择。这里的“爱情”,早就脱离了风花雪月的本意,变成了一种情感消费品的代名词。
你说,这样的关系里,真的就一丝真感情都没有吗?倒也未必。人非草木,相处久了,哪怕是从一场交易开始,也难免会生出一点依赖和习惯。只是这感情太脆弱,像肥皂泡,看着五彩斑斓,轻轻一碰就碎了。它的根基是钱,钱没了,或者钱不够了,关系也就到头了。那种能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深情,终究是无法用几百块钱来衡量的。
夜深了,窗外的路灯昏黄。我把那篇帖子关掉,心里有点沉。这城市很大,装得下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灯火辉煌里的山盟海誓,也就有阴暗角落里的五百块温情。我们或许无法认同,但至少可以尝试去理解那份背后的孤独。毕竟,谁不渴望一份真心实意的温暖呢?那份温暖,应该比五百块,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