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5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附近哪里找女农民工一次50元

发布时间:2025-11-05 18:19:13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在菜市场买菜,老听见几个大姐凑在一起念叨,说现在想找个临时帮忙的工人真难。张阿姨家要搬柜子,李奶奶想找人清理院子,都是急活儿。这时候旁边一位大叔插了句话:"要不去南街口看看?以前常有些女工在那儿等活。"

这话倒是提醒了我。其实在咱们这儿,确实有些女农民工会在固定地段等零工。她们大多四五十岁,戴着磨破的劳保手套,身边放着工具包,从清晨五点就站在路边等雇主。这些大姐干活利索,价格也实在,搬货、装卸、打扫卫生都肯干。

街角等活的女工

昨天特意起了个早,六点不到就溜达到南街口。果然,梧桐树下站着七八个妇女,有的坐在叁轮车上啃馒头,有的靠着电线杆打盹。这时有个穿工装的男人开车过来,喊了声"需要两个人搬瓷砖",瞬间就被围住了。"我能干!""选我吧!"她们举着胳膊往前挤,眼睛里全是急切。

最后选中了两个身材结实的阿姨,谈好价钱五十块干两小时。没被选中的几位慢慢散开,又回到树荫下继续等待。我看着她们被晒得黝黑的脸,突然想起老家表姐也是这样在外面打零工,心里有点发酸。

其实除了南街口,老粮站后面的空场地也是个等活点。那边活杂,有时是帮忙装卸蔬菜,有时是去工地拌水泥。王师傅告诉我,这些女工最怕下雨天,一下雨就没人来找工,她们就只能蹲在屋檐下啃冷包子。

找活干的苦与乐

和其中一位姓刘的大姐聊了会儿。她说现在找活比以前难多了,有时候从天亮等到中午,也接不到一个活儿。"但总比闲着强啊!"她撩起袖子给我看胳膊上的伤疤,"上次给物流公司装货砸的,包工头给了一百医药费,没敢告诉家里。"

问起为什么固定在这个地方等活,她笑着说这儿离劳务市场近,而且都是老主顾。"建材城张老板认识我十年了,有活就直接打电话。不过现在年轻人都用手机找活,我们这些老家伙,就只能靠守在这儿。"

正说着,她的老年机响了,接完电话立刻收拾工具:"有家超市要卸货,得赶紧去!"她把水壶塞进布包,小跑着穿过马路,那身影很快消失在拐角。

这些天观察下来,发现她们其实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新来的会自觉站在外围,老工人则有固定位置。偶尔接到大单子,还会互相介绍,今天你做明天我做,特别讲义气。有次见到两个女工为抢活吵起来,旁边的大姐一句话就劝住了:"都不容易,别让外人看笑话。"

现在城市改造,很多传统的等活点都消失了。上次路过南街口,发现那片梧桐树被围挡圈起来要修地铁站。不知道那些大姐又转移到哪里去了,或许在某个巷子口,或许在新建的劳务市场门口,依然每天清晨站在风里,等着一天的生计。

其实如果小区物业能设个零工登记处,或者菜市场划个临时用工角,对她们和找工人都是个方便。隔壁小区就这样做,每天黑板写着用工需求,既规范又暖和,下雨天还能在棚子里避雨。

刚才又经过老粮站,看见五六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围墙边。忽然有个戴草帽的大姐朝我招手:"老板,要找人干活不?"我摇摇头,她继续望向路口,手在额前搭着凉棚,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