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女人找鸭子是在上面还是下面,吴忠女性寻鸭位置探讨
你说这事有意思不?前几天我在早市买菜,听见两个阿姨操着浓重的吴忠口音聊天:“你说这鸭子到底是在上头还是下头?”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问题听着咋这么玄乎呢?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她们说的是滩羊牧场里的事。吴忠这边水塘多,家家户户都爱养几只麻鸭。可这鸭子跟别处不一样,特别爱往高处跑。我家隔壁的马婶子就经常念叨:“别人家的鸭子往水里钻,咱这的鸭子专往草垛顶上扑腾。”
鸭子往高处走的怪脾气
要说这吴忠女人找鸭子,还真得先往上面瞅瞅。去年夏天,我帮王奶奶找她家那叁只花脖鸭,在芦苇荡里转悠半天。正着急呢,抬头看见旁边老杨家的屋顶上,那叁只鸭子正排排站晒太阳呢!王奶奶气得直跺脚:“这些瘟鸭子,天天往上头跑,脖子都快仰断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光往上面找。李大姐跟我说过她的经验:“得看时辰,晌午头鸭子爱上墙头,早晚凉快的时候,还是往水沟下头钻。”她那天就是在灌溉渠的陡坡下面,找到正在乘凉的那群鸭子。
我们这儿的老人都说,这跟吴忠的地势有关系。黄河从这儿过,形成好多台地。鸭子跟着水走,水往低处流,可觅食的时候又爱往高处爬。这不,就养成了它们上下往返的习性。
找鸭子的学问可大了
张寡妇在村头开了个农家乐,养了二十多只鸭子。她跟我说了个窍门:“得听声音。鸭子在上面的时候,叫得敞亮;在下面的时候,叫声发闷。”她还专门做了个实验,果然在玉米秆堆顶上找到正在引吭高歌的鸭群。
不过最神的要数赵家大媳妇,她根本不用找。每天傍晚,站在院门口“鸭鸭鸭”喊几声,那些鸭子就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有的从柴火堆上飞下来,有的从土坡下面钻出来。她说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让鸭子认准了回家的点儿。
现如今啊,很多年轻媳妇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养鸭方式也在变。有人在鸭腿上绑个小铃铛,叮叮当当的,顺着声音就好找了。不过马大爷试过后直摇头:“这鸭子精着呢,在草窝里趴着的时候,都把腿藏得严严实实的。”
前几天我又遇见早市那两位阿姨,她们正在讨论要不要给鸭子戴个骋笔厂定位。刘阿姨说:“那多费钱啊,还不如多喊两嗓子。”陈阿姨却觉得新鲜:“要是真能定位,管它在上面还是下面,手机上一看就明白了。”
其实想想,吴忠女人找鸭子这事,看似简单,里头都是生活的智慧。既要抬头看天,又要低头看地,上下都得兼顾。这哪是在找鸭子啊,分明是在琢磨生活的门道。就像我们这的人生哲学,该上的时候不能怂,该下的时候也得懂得弯腰。
今早我又看见马婶子站在田埂上,手搭凉棚往远处的树梢张望。不用问,准是她家那群调皮鸭子又飞上树了。这样的场景,在吴忠的乡村里,天天都在上演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