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闲鱼约有什么暗号,附近闲鱼见面常用暗语
最近逛闲鱼的时候,老刷到些看不懂的留言。比如有人发个"茉莉花开了",底下就好多人回"几点开"。这搞得我挺纳闷的,这些福州人在闲鱼上打什么哑谜呢?
昨天约了个面交买耳机,卖家神神秘秘地让我到东街口后发"叁坊七巷见"。我寻思这地方这么大,上哪儿找去?结果刚到巷口,就看见个举着手机的小哥冲我挥手。敢情这就是他们的接头方式啊。
这些暗号都是从哪儿来的
跟几个常玩闲鱼的老福州聊了聊,发现这些暗语基本都是就地取材。像"乌塔"指乌山路口,"茶亭"就是茶亭公园公交站。有个大姐告诉我:"直接说在哪儿见面多没意思,说个'中亭街老地方',懂的自然懂。"
不过最近出现了一些让人犯迷糊的新暗号。前两天看见有人发"今晚江滨放风筝",结果下面清一色回复"带我一个"。我特意跑去江边转悠,别说风筝了,连个风筝线都没见着。后来才琢磨明白,这大概是在约着去江边夜市摆摊。
最绝的是有次见到个卖相机的,商品描述就写了句"白马河畔等缘分"。我好奇私信问了问,对方回:"晚上八点,挎着相机包的就是"。你还别说,那天真让我碰见叁个挎相机包的,其中一个还真是卖家。
为什么要用这些弯弯绕绕的说法
刚开始我觉得这些人就是故弄玄虚,后来仔细一想,可能还真有点道理。现在平台管得严,有些词确实不方便明说。比如"面交"俩字经常被屏蔽,改成"线下碰头"就没事了。
再说了,咱们福州人向来含蓄,谈事情喜欢留叁分余地。直接问"在哪儿见面"多生硬,说成"叁山两塔哪里见",既显得有文化,又能测试对方是不是本地人。有个老哥说得挺在理:"连白马河这叁个字都听不懂的,估计也不是诚心要交易。"
不过这套暗语系统也确实闹过笑话。上周我朋友想去学生街买二手书,对方让在"老药洲"等。他愣是站在医药公司门口等了半小时,后来才知道老药洲指的是整条街的旧书摊聚集地。
现在我也慢慢摸出门道了。要是在闲鱼上看到"晋安河边喝茶",多半是约着看数码产物;"上下杭逛古厝"可能是服饰类交易;而最神秘的"西湖散步",据说是一些文玩爱好者的专用暗号。
前两天我试着发了条"台江码头看日落",果然有人来回"带什么"。看来这套福州闲鱼暗语,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本地文化。不过要提醒大家,见面交易还是得选人多的地方,安全最重要。毕竟再有趣的暗号,也比不上平安回家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