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学生品茶上课,学生茶艺体验课堂
走进阿克苏市第五小学的活动室,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几十个孩子围坐在长桌旁,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白瓷盖碗,眼神里满是专注。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而是他们这学期新开设的“品茶课”。
桌面上摆满了各式茶具,还有来自天山南麓的本地茶叶。“同学们,闻闻看,这和我们平时喝的奶茶有什么不一样?”茶艺老师轻轻晃动茶荷,孩子们凑近深吸一口气。“是青草的味道!”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抢先回答。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描述着自己闻到的香气。
当茶香遇见课堂
说实话,刚开始听说要开茶艺课,不少家长都觉得挺新鲜。数学老师王老师回忆道:“最初还有家长问我,学这个会不会耽误正课?”可现在,每周的茶艺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泡茶,还会在课间主动帮老师倒水,用刚学的礼仪双手奉上。这种变化,让大人们都感到惊喜。
记得有个叫艾力的小男孩,平时上课总坐不住。可第一次茶艺课上,他盯着老师手里的茶壶看了整整四十分钟。后来他妈妈告诉我,现在家里来客人,孩子都会主动泡茶,像个小大人似的。茶艺似乎给了他一种特别的专注力,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这门阿克苏学生品茶上课的特别课程,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孩子们在茶香中不仅学会了泡茶技巧,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等待的乐趣。泡茶需要耐心,就像学习一样,急不得。看着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就像看着知识在脑海里慢慢沉淀。
茶艺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看,同样的茶叶,用不同的水温冲泡,味道就完全不同。”这句话其实很有深意。就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需要因材施教。有的孩子活泼,泡茶时动作利落;有的孩子文静,注水时格外平稳。在茶艺课堂上,每种性格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现在,茶艺课已经开了整整一个学期。走在校园里,偶尔能看到几个孩子坐在树荫下,像模像样地品评着各自带的茶叶。他们不仅能分辨出绿茶、红茶的不同,还能说出阿克苏本地茶叶的特点。这种学生茶艺体验课堂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滋养。
窗外,天山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教室里,茶香袅袅,孩子们的笑脸如花绽放。这片土地上成长的新一代,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续写着丝绸之路上新的故事。而茶,这个古老的媒介,正悄然连接着传统与现代,连接着天山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