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廉江150元辩辩扫码找小妹
最近在廉江本地的一些蚕蚕群里,总能看到类似这样的消息。说扫码支付150元,就能通过蚕蚕联系到所谓的“小妹”。这种广告时不时就冒出来,搞得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真的还是骗人的把戏?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也挺纳闷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在网上这么明目张胆地发这种信息?再说了,150块钱在廉江现在能干嘛?吃顿像样的饭都不太够,真能约到人?这事儿听着就不太靠谱。
这事儿靠谱吗
我有个朋友前两天还真试了试。他照着广告上的说明,扫了那个廉江150元辩辩二维码,加了对方蚕蚕。对方倒是回复得很快,上来就要他先转钱,说什么“诚意金”、“保证金”。我这朋友也不算太傻,多了个心眼,说要见到人再给钱。结果你猜怎么着?对方立马就把他拉黑了。
这种事情在廉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我打听了一下,周围好几个村都有人上当。有的人转了150元之后,对方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有的人转了钱,对方又说要再转200元“服务费”;最惨的是有个大叔,前前后后被骗了快一千块,连个人影都没见到。
想想也是,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谁不想找个伴说说话?可偏偏就有人利用这种心理来骗钱。那些发广告的人,可能根本就不在廉江,甚至可能不在广东。他们就是广撒网,能骗一个是一个。
这里面水很深
我还特意问了个在公安局工作的远房亲戚。他说这类案件特别难查,因为这些骗子用的都是虚拟账号,收款二维码也是买的,根本查不到真人。而且很多受害人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太光彩,被骗了也不敢报警,这就更让骗子有恃无恐了。
说到这个廉江150元辩辩扫码找小妹的套路,其实很简单。他们就是抓住了某些人“贪小便宜”和“猎奇”的心理。150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卡在很多人“试试也无妨”的心理价位上。要是标价500、1000,可能就没人上当了。
而且我发现,这些广告特别喜欢在晚上十点以后发。这个时间段啊,人最容易感到孤独,也最容易冲动。再加上现在智能手机这么方便,手指一点钱就转出去了,连个反悔的时间都没有。
说起来,这种骗局最可恶的地方不在于骗了多少钱,而是它消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现在连正常的交友都要提心吊胆的,生怕遇到骗子。像我表弟这样在东莞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廉江都不敢随便交朋友,就怕遇到这种糟心事。
其实要想避免上当也不难。记住一个原则就行:凡是没见面就要钱的,十有八九是骗子。再说了,正经人谁会在网上明码标价地找伴啊?这不明摆着是坑吗?
我最近还发现,这些骗子的手段也在升级。他们不再单纯地发文字广告了,而是配上了各种美女图片,有的甚至还做成了很精致的小视频。不过说到底,换汤不换药,最终目的还是要你先把钱转过去。
在廉江这样的小城市,大家的生活圈子本来就不大,这种事情传得特别快。有时候想想,要是能把这份警惕心传给更多的人就好了。至少让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扫码的人,能多想一想,多等一等。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就是150块钱嘛,丢了也不心疼。但你知道吗?这些骗子就是靠着一个又一个的150元,才能继续作恶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说不定就能少几个上当的人。
说真的,在廉江想要认识新朋友,还不如去参加些线下活动。现在我们这儿经常组织篮球赛、广场舞比赛,周末还有读书会。在这些场合认识的人,总比网上那个虚无缥缈的二维码来得真实吧?
今天说这么多,不是要批判谁,就是希望咱们廉江的老乡们能多个心眼。遇到这种“好事”的时候,先冷静下来想想: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