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修车品茶蚕蚕群,赤壁车友品茶交流群
这两天在老街汽修店等配件,听见几个老师傅边拧螺丝边唠嗑,说现在年轻人建了个什么"赤壁修车品茶蚕蚕群",我当时就乐了——这组合可真新鲜。修车和品茶,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啊。
后来经车友介绍进了群,才发现里头热闹得很。上周叁晚上,群主"老陈"在赤壁大道开了家茶室,七八个车友聚在那儿。穿格子衫的小王刚说完他那辆老爷车离合片打滑的毛病,转头就捧起白瓷杯品起了正山小种。你说奇不奇怪,浓郁的茶香混着机油味儿,反倒让人觉得特别踏实。
方向盘与茶盏的奇妙相遇
记得有回下暴雨,新手司机小李在城郊抛了锚。她在群里发了定位,不到二十分钟就来了叁辆车。老师傅们冒雨检查,发现是进气口进了水。等着拖车的时候,有人从后备箱取出便携茶具,给大家泡了壶热腾腾的普洱。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帐篷上,大伙儿就着茶香讨论怎么改装涉水喉,那场景至今想起来都暖心。
这个赤壁修车品茶蚕蚕群慢慢成了车友们的据点。张师傅开了十五年修理厂,最爱带他的凤凰单丛;刚毕业的小刘虽然对车一知半解,却是个茶叶通。有时候聊着聊着,修车的问题就在茶香里找到了答案;品着品着,突然有人想起某个零部件的最佳更换周期。这种跨界交流,反倒擦出了不少火花。
现在每周五晚上,群成员都会轮流做东。有时在修理厂二楼,有时在临江的茶室。上周六还在江边空地支了帐篷,五六辆车围成圈,中间摆着茶席。修车时满手油污的汉子们,这时候都小心翼翼地端着茶盏,那画面别提多有意思了。
要说这个赤壁车友品茶交流群最让人着迷的,可能就是这种反差带来的松弛感吧。既能讨论涡轮增压的技术参数,又能细品岩茶的山场气息;既能为了某个故障争得面红耳赤,又能在茶香中相视而笑。生活不就是这样吗?该认真时一丝不苟,该放松时从容自在。
昨儿个下午,群里又在讨论组织自驾茶山行。计划开着改装好的越野车,去武夷山看看正岩产区。想想看,车队穿行在盘山公路上,到了目的地还能跟着茶农学制茶,这体验别提多带劲了。看来啊,这车轮与茶盏的故事,还要继续写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