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金坛已开放的小巷有哪些
这两天有朋友问我,金坛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他说想找个晚上逛逛,吃点地道的。这话可把我问住了,是啊,金坛那些熟悉的小巷,现在都开门迎客了吗?
我决定亲自去走走看。先到了西门大街,这条青石板路的老街,傍晚时分格外热闹。灯笼刚亮起来,两旁店铺的木板门都敞开着。卖芝麻糖的铺子飘着甜香,老板娘正麻利地给客人装盒。往前走几步,那家老式理发店还开着,老师傅在给老街坊修面,这一幕仿佛时光倒流。
转到思古街,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几间茶馆都亮着灯,叁叁两两的客人坐在门外小桌旁,就着一壶清茶闲聊。巷子深处的烧饼铺子前排着队,刚出炉的烧饼焦香扑鼻。有位大爷告诉我,他在这住了六十年,最近这条巷子晚上热闹多了,多了不少年轻人来打卡。
说到美食,县前街那边的小吃店基本都开了。那家传承叁代的老面馆,晚上八九点还坐满了人。老板一边下面一边说,现在晚上生意比白天还好,很多下班晚的年轻人都爱来这吃碗热汤面。隔壁的臭豆腐摊子也围着人,老板娘熟练地翻动着油锅里的豆腐块,那味道,嗯,确实挺特别的。
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小巷子安安静静的,可能还在整修,或者店主有自己的安排。这倒让我觉得,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节奏,不急不忙地迎接着属于它的客人。
巷子里的新变化
走在这些开放的小巷里,能感受到一些新鲜气息。比如南新桥那边,多了几家有意思的手作小店。有家做传统竹编的,老师傅带着徒弟在灯下编篮子,偶尔也会教感兴趣的游客编个小玩意儿。对面新开的文创小店,把金坛刻纸做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创产物,挺受年轻人喜欢。
这些小巷子营业后,最开心的应该是附近的居民了。我看到不少老人家坐在巷口摇着扇子乘凉,偶尔和相熟的店主打个招呼。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那笑声让整条巷子都活了起来。这种烟火气,是商场里体验不到的。
我在想,金坛已开放的小巷有哪些,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大家对那种慢生活的向往。现在的都市人,整天在高楼大厦间穿梭,偶尔能到这些小巷里走走,尝尝地道小吃,看看老手艺,确实很解压。
天色渐晚,我准备离开时,看到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在拍巷子的夜景。灯笼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确实很有味道。我想,明天应该还会有更多人来这里,寻找他们心中的那条老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