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感青铜峡
黄河边上的百元约定
青铜峡的水哗啦啦地流,老城墙根下晒太阳的王奶奶常说,现在年轻人谈感情,还不如她买菜时讨价还价来得实在。这话听着糙,可仔细琢磨还真有点意思。就在上周末,我在108路公交终点站撞见过一对小年轻,女孩踮着脚往男孩工装兜里塞了卷东西,皱巴巴的红色钞票露出个角,估摸着刚好是张百元纸币。
“省着点花!”女孩声音脆生生的,“晚上还来这儿接我。”男孩挠着头嘿嘿笑,跨上电动车消失在下个路口。旁边修自行车的大叔见怪不怪:“矿上打工的娃们,谈对象都这样。”原来这青铜峡附近100块钱的爱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后来在凉皮摊又遇见那男孩,他正掏出那张百元票子:“两份凉皮,多放面筋少放辣。”等着找零的工夫,他盯着黄河对岸的发电站发呆。摊主大姐边切黄瓜丝边搭话:“给对象带的?再捎串糖葫芦呗,东头老李家的山楂没核。”男孩眼睛亮了亮,攥着找开的零钱钻进人群。这百元情感青铜峡的故事,就像拌凉皮的醋汁,酸里透着甜。
我跟着他走到黄河边观景台,女孩正举着手机拍落日。男孩从塑料袋里掏出糖葫芦时,她突然噗嗤笑了:“你傻啊,糖衣都粘塑料袋上了。”两人就坐在石墩上分食那串糖葫芦,粘着透明糖渣的塑料膜在风里哗啦啦响。女孩忽然轻声说:“等攒够首付,咱们也开家凉皮店。”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滔滔黄河水上。
卖风筝的老爷子坐在马扎上感慨:“现在肯陪着你吃土的情谊不多了。”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工地,“那闺女在纺织厂,小子在混凝土站,见面时间比牛郎织女还少。”有回暴雨天,老爷子看见女孩撑着伞在公交站台等了两个钟头,工友说男孩加班赶工期,她就把伞夹在脖子下边回消息:“不急,我带着煎饼呢。”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青铜峡流传的真实事儿。2008年冬天特别冷,有个山西来的卡车司机总在国道边的面馆歇脚。老板娘发现他每次都要续叁回面汤,后来才知他媳妇在城里医院待产。那年除夕夜,老板娘偷偷往他打包的饭盒底下压了张百元钞,红纸片上就写俩字:添衣。如今那司机的货车还经常路过,总会捎来老家的陈醋。
或许真正的感情从来不需要华丽包装。就像那对年轻人,百元钞票能换来凉皮和糖葫芦,能挤出叁天的公交费,能凑出半小时的相见。在青铜峡的晚风里,我看见女孩把脑袋靠在男孩肩上,电动车后视镜上拴着的平安符转啊转,像颗不知疲倦的心脏。
暮色渐浓时,他们朝着不同方向的厂区驶去。路灯次第亮起,把两人的影子投向西干渠两岸。修自行车的大叔开始收摊,凉皮摊的霓虹灯牌在夜色里泛起暖光。黄河水还在不知疲倦地奔流,带着这些青铜峡附近100块钱的爱情故事,浩浩荡荡地涌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