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
茶香里的晨读时光
清晨六点半,潞西市第一中学的教学楼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高叁(5)班的教室里,几个早到的学生正忙着烧水温杯。班长李明从铁罐里取出今年新采的芒市晒青毛茶,茶香瞬间在空气中漫开。“今天轮到我们组泡茶啦!”他边说边把茶叶匀进几个白瓷盖碗里。这是他们班坚持了半年的晨读习惯——在茶香中开启一天的学习。
英语课代表王小雨熟练地注入第一泡热水,茶叶在碗中舒展时,她已经开始背诵单词。“不知道为什么,闻着茶香背书特别容易记住。”她说着把茶汤分进小茶杯,同学们轮流取用。靠窗的张小军抿了口茶笑道:“比喝饮料提神多了,现在早读课打瞌睡的同学都变少了。”
茶桌上的化学课
上周化学课上还发生过有趣的事。讲到茶多酚的抗氧化性时,李老师直接端着茶具走进教室。同学们围坐成圈,看着老师在投影仪下演示茶叶萃取。“原来我们每天都在喝‘化学试剂’啊!”不知谁的调侃引得满堂欢笑。那堂课他们学会了用辫贬试纸测茶汤酸碱度,还讨论了不同水温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班主任陈老师说,这个传统源于上学期家长会的偶然提议。有家长带来当地茶山的古树茶,同学们泡茶招待客人时,发现专注力明显提升。现在每周叁下午,他们还会请来茶艺师傅,教大家如何辨别茶叶品质。“这些孩子不仅能说出六大茶类的区别,连茶具摆放的礼仪都门儿清。”陈老师语气里带着骄傲。
茶水间其实就在教室后排的角落。斑驳的木茶桌上摆着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各式茶叶罐,墙面上贴着手绘的《陆羽茶经》摘抄。最醒目的是那张曲线图——记录着实行“茶香晨读”后,班级期中考试平均分连续两个学期稳步上升的趋势。
茶汤中的成长滋味
高二的林静曾经最讨厌早晨的困倦感,现在她却成了最早到教室的那批人。“等着水烧开的时间特别治愈,”她边洗茶杯边说,“看着茶叶慢慢沉到杯底,背课文时心情都平静了。”她的数学笔记本上还粘着几片压扁的茶叶标本,旁边标注着“复习重点”的星号。
最近连续阴雨,茶艺社的同学们琢磨出新点子——在茶汤里加几片当地产的柠檬草。清冽的香气飘散在晨雾里,隔壁班同学经常扒着门框张望。校长偶然路过时,总会放轻脚步:“这茶香比铃声更管用,孩子们都自觉开始早读了。”
夕阳西下时,值日生清洗茶具的动作格外轻柔。水流冲过白瓷杯沿,带走的不仅是茶渍,还有整日学习的疲惫。茶盘里残留的水迹映着晚霞,就像这个边陲小城的教室里,正在悄悄发生的改变。或许很多年后,这些学子依然会记得,在某个泛着茶香的清晨,他们曾与最好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