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品茶上课,和龙茶艺课堂体验
清晨的阳光斜照进茶室,木质茶案上泛着温润的光泽。我坐在和龙品茶上课的教室里,耳边是讲师轻柔的嗓音:“今天我们不讲高深的理论,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
青瓷茶壶微微倾斜,琥珀色的茶汤顺着杯壁流淌。讲师的手很稳,水流始终不断,像山间溪流。“注水要顺着杯沿走,这样茶香才不会散。”她说话时眼睛带着笑意,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跟着学。我笨拙地模仿着她的动作,手腕却僵硬得很。
茶香里的门道
“别急着喝,先闻香。”讲师递来闻香杯,一股清雅的兰花香扑面而来。原来同一款茶叶,用盖碗和紫砂壶冲泡,香气竟完全不同。坐在旁边的阿姨忍不住感叹:“我喝了半辈子茶,今天才算入门。”
茶汤入口微苦,可转眼就化开,喉间泛起绵绵的回甘。这种奇妙的转变让我想起讲师刚才说的:“好茶就像生活,总要经历些苦涩,才能品出后来的甜。”茶室渐渐热闹起来,大家轮流执壶,互相指点注水的角度,讨论各自尝到的风味。
在茶艺课堂体验环节,我们尝试了凤凰叁点头。手腕要灵活地上下起伏,让水流连续不断注入杯中。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手忙脚乱。讲师逐个纠正动作:“放松,让手腕记住这个节奏。”渐渐地,我找到了感觉,水柱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
茶点搭配也很有讲究。绿豆糕的清甜正好中和了茶的微涩,这种巧妙的平衡让人惊喜。窗外树影摇曳,室内茶香袅袅,时光仿佛慢了下来。有位常来的茶友分享心得:“每款茶都有它的脾气,得多喝才能懂它。”
临近下课,讲师教我们如何挑选茶叶。原来不仅要看外形,还要感受干茶的香气,观察冲泡后的叶底。“茶叶会说话,关键在于我们会不会听。”她轻轻展开泡过的茶叶,叶片完整舒展,透着生机勃勃的绿意。
收拾茶具时,我看着杯中残留的茶渍,忽然理解了为什么要用心对待每一泡茶。这些细微的体验,都是在其他场合很难感受到的独特收获。茶凉了再续,就像生活需要不断调整,才能保持恰到好处的温度。
离开时,讲师送我们到门口。晚风吹过,带来院中竹叶的沙沙声。我带着满身茶香走在暮色里,心里盘算着下次要带家人一起来。这堂课教会我的不只是泡茶技巧,更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