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泄火的小巷子,汾阳老街里的烟火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06:21:28 来源:原创内容

汾阳泄火的小巷子,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点儿故事。第一次听本地老人提起时,我还琢磨着"泄火"俩字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后来才明白,这既是说巷子窄得能让人从盛夏的燥热里透口气,也暗指那些藏在青砖灰瓦间的烟火气,最能抚慰人心的焦躁。

巷口总是飘着吃食的香味。清晨六点,王叔的油条摊子准时支起来,面团在油锅里滋滋作响,金黄酥脆的油条配上滚烫的豆浆,老街坊们就爱蹲在巷口石阶上吃这一口。往深处走,裁缝铺的陈阿姨正在给邻居改裤脚,缝纫机哒哒的声音和收音机里的晋剧混在一起,听着竟格外和谐。

巷子里的老手艺

再往里走几步,就能看见李老爷子的修鞋摊。老爷子在这条汾阳老街里的烟火小巷干了四十年,手里磨得发亮的锥子像老朋友。他说现在年轻人鞋子坏了就扔,可他摊子前的小板凳从来没空过。"修鞋不只是补个底,"他慢悠悠地穿针引线,"是给走路的人续一段故事。"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巷子,把晾在竹竿上的衣服染成暖黄色。叁五个老人坐在门墩上下象棋,茶缸里的茉莉花茶已经泡得发白,可他们还是慢悠悠地呷着。偶尔有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灵巧地穿过巷子,车铃叮叮当当响,却惊不醒趴在门槛上打盹的狸花猫。

说起这条汾阳泄火的小巷子,最让我惦记的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开始生火做饭,炒菜的滋啦声和饭香从窗户飘出来。张家的红烧肉,李家的酸菜鱼,味道在窄巷里碰撞交融。这时候要是从巷子这头走到那头,光闻香味就能猜出今晚各家的菜式。

巷尾有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老板下面时总爱和熟客唠嗑。他说这条巷子就像那锅老汤,日子越久味道越醇。确实,在这里住久了,连墙缝里探出的青苔都认得。夏天暴雨时,雨水顺着瓦檐流成水帘,孩子们穿着雨鞋在水洼里蹦跶,溅起的水花都是欢快的。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有24小时便利店还亮着灯,值夜班的小刘正在给晚归的邻居热便当。这条汾阳老街里的烟火小巷终于卸下白天的热闹,在月色里轻轻打着鼾,等着明天的第一缕晨光,再把生活唤醒。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