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附近300元的情感故事
深夜的出租车
老王摇下车窗,让初秋的凉风灌进车厢。收音机里正放着九十年代的情歌,沙哑的男声唱着“爱江山更爱美人”。他瞥了眼手机,凌晨两点十七分,还差一百多块才能完成今天的流水任务。这辆开了四年的电动车在宝鸡街头穿梭,像一尾疲倦的鱼。
“师傅,走不走?”清脆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后视镜里是个穿米色风衣的姑娘,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老王按下计价器,“去哪您说。”
姑娘报了个小区名字,就在渭河边的新区。车驶过经二路,沿街的烧烤摊还亮着灯,叁五个醉汉举着酒瓶高歌。她从包里掏出粉饼补妆,动作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刚下班?”老王随口问。
“嗯。”她停顿片刻,“在碍罢痴做服务员。”
计价器跳到28块时,她突然开口:“能绕到人民公园吗?我想看看夜景。”
老王打了把方向。公园门口的霓虹灯已经熄了,只剩路灯昏黄的光晕洒在空荡的长椅上。姑娘摇下车窗,静静看了很久。
“叁年前,我常来这儿。”她说,“那时候刚中专毕业,在超市当收银员。他骑着电动车来接我,后视镜上总挂着给我买的糖葫芦。”
叁百块的重量
车继续往前开,经过一栋在建的写字楼。脚手架在夜色里像巨大的鸟笼。
“他后来去深圳了。”姑娘的声音很平静,“说攒够钱就回来娶我。头半年天天视频,后来变成每周一次,现在...叁个月没消息了。”
老王从后视镜里看见她抹了下眼角。这种故事他在车上听得太多,多到已经不会安慰了。
“您知道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他非要带我去吃海底捞。两个人吃了叁百多,是他大半个月的饭钱。现在我在碍罢痴,一晚上小费都不止这个数。”她轻轻笑了一声,“可那时候觉得,叁百块钱的爱情,比什么都珍贵。”
计价器跳到68元时,她让老王在河边停下。晚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对岸的楼盘广告闪着“首付十万安家宝鸡”的字样。
“其实我知道他为什么走。”她望着黑色的河面,“有次他妈妈来看病,住院押金要叁千。我们凑遍所有零钱,还差叁百。他蹲在医院走廊打电话借钱,我在楼梯间里哭。”
清晨的豆浆
回程时天已蒙蒙亮。扫街的环卫工正在收拾工具,早餐铺飘出第一缕蒸汽。老王在常去的摊子前停下车。
“还是老样子?”老板娘熟练地夹起油条。她丈夫蹲在门口剥鸡蛋,把第一个递到她手里。这家摊子摆了十几年,从叁轮车变成了小门店。
老王忽然想起那个姑娘下车时的样子。她站在小区门口,认真地把长发扎成马尾,然后挺直背脊走了进去。就像每个在宝鸡这座城市里挣扎求生的年轻人,夜里可以脆弱,天亮必须坚强。
手机响起提示音,又一个预约订单。乘客定位在妇幼保健院,备注写着“产检”。老王叁两口喝完豆浆,这辆见证过无数宝鸡附近300块钱的爱情的出租车,又要驶向下一个故事。
朝阳跃出地平线,给这座西北小城镀上金色的光。早点摊的收音机里,早间新闻正说起宝鸡今年的结婚登记数据。老板娘擦着桌子轻声说:“日子总会好的。”她丈夫往豆浆里多加了一勺糖,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