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老河口站大街的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4 03:20:21 来源:原创内容

老河口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

昨天在面馆吃早饭,听见隔壁桌两位阿姨在唠嗑。穿花衬衫的那位压着嗓子问:"听说老河口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啊?我闺女最近总往那边跑..." 这话让我筷子顿了一下。老城区确实有些巷子白天热闹晚上冷清,但要说具体位置,还真得掰扯掰扯。

顺着解放路往江边方向走,过了第二个红绿灯右转,你会看见一排老梧桐树。树后面藏着叁四条互相打通的巷子,本地人叫它"十字巷"。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还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写的标语。下午四五点最热闹,卖藕夹的叁轮车叮当作响,修鞋匠坐在马扎上敲敲打打,晾衣绳从二楼的窗户伸出来,挂着的衬衫还在滴水。

不过要说老河口站大街的小巷位置,其实藏着个误会。去年社区改造时,把原来的夜市摊都迁到临江大道去了。现在这些巷子里住的都是老住户,王奶奶在巷口开了叁十年杂货铺,她家那只橘猫总蹲在柜台睡觉。晚上九点以后,除了几盏昏黄的路灯,就只剩下晚归的上班族匆匆走过的脚步声。

我上个月碰见社区民警小张巡逻,他手里拿着喇叭反复提醒:"贵重物品别放电动车篮子里。" 问他巷子治安情况,他咧嘴一笑:"去年装了十几个摄像头,现在连野猫打架都看得清清楚楚。" 说着指了指巷子交叉口的球形监控。确实,现在要想在这些巷子里做点儿出格的事,怕是刚晃悠两圈就被盯上了。

倒是巷子深处那家剃头铺子值得说说。老师傅姓李,用的还是老式推子,墙上挂着1998年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客人多是附近的老街坊,往藤椅上一坐就开始聊家长里短。昨天我去剪头发,听见他们在说前阵子有个外地人来找"站大街"的地方,被李师傅笑着指去了新建的步行街。

黄昏时分最适合在这些巷子里转悠。炒菜的香味从各家窗户飘出来,偶尔能听见麻将牌碰撞的清脆声。有个穿校服的男孩蹲在门槛上喂流浪狗,那只土狗见到生人也不叫,尾巴摇得像拨浪鼓。其实要说老河口站大街的小巷位置,现在更该找的是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

拐角水果摊的刘姐最近挺发愁,她说现在年轻人都在手机上下单,来巷子里逛的人少多了。"除了月初交房租那几天,平时都看不见几个生面孔。" 她边说边给荔枝喷水,水珠在夕阳下闪闪发亮。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巷子,那时候卖糖人的、修铝锅的、收旧家电的,能把五米宽的过道堵得水泄不通。

往巷子南头走能看见个老戏台,现在改成社区活动中心了。周叁下午有京剧票友聚会,上周我路过时正好听见他们在唱《沙家浜》。胡琴声穿过爬满爬山虎的砖墙,落在晾晒的被单上,几个老太太坐在石阶上打拍子。这样的光景,比什么都市传说都来得真实动人。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巷子,被传言传得变了味。真要找老河口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不如清晨六点来转转。看早餐铺蒸笼冒出的白气,听送奶工电动车铃铛作响,那些刚练完太极回来的大爷,正站在巷口讨论今天谁的动作最标准。这些鲜活的生活图景,才是老巷子真正的模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