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学生品茶工作室,盐城学子品茶空间
你说现在的大学生课余时间都爱往哪儿钻?图书馆?体育馆?要我说啊,盐城的学生们最近找到了新去处——那种既能放松又能长见识的品茶空间。
走在城南的学林街上,转角有家不起眼的小店。推门进去,竹帘半卷,茶香悠悠飘来。几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围坐在榆木茶海前,看店主手法娴熟地冲泡着当季的龙井。
这可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被室友拉去时,我还纳闷:年轻人喝什么茶啊?结果完全不是想象中老气横秋的样子。穿着汉服的学生茶艺师边注水边讲解:“看这茶叶在杯中舒展,像不像我们熬夜后突然想通课题的瞬间?”这话引得满屋笑声。在这里,盐城学生品茶工作室更像是个交流平台,物理学系的同学和文学院的师妹能因为一杯凤凰单丛聊起量子力学与茶道哲学的共通之处。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些品茶空间居然成了跨专业合作的孵化器。上个月,设计学院的同学在这里完成了茶包装改造作业,计算机系的正在开发智能茶柜,而商学院的同学则认真记录着顾客偏好。店主王姐笑道:“他们把我这儿当第二课堂了。”确实,在氤氲茶香中,灵感来得特别自然。
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都是“00后”,却对传统茶道展现出不寻常的热情。茶学社的小刘告诉我:“开始觉得泡茶麻烦,后来发现这就像做实验——水温、时间、茶量,变量控制恰到好处时,那滋味绝了。”他现在能准确分辨出不同山场的岩茶特征,这份专注力反而帮助他攻克了编程难题。
傍晚时分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刚下课的学生们背着书包进来,熟门熟路地取出存放在这里的私房茶。有人安静地对着笔记本电脑写论文,偶尔小啜一口;叁五好友分享着新淘的茉莉花茶,交流着最近参加的茶会见闻。窗外车水马龙,窗内茶香袅袅,构成独特的风景。
这些空间也在悄然塑造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前聚会不是奶茶店就是网吧,现在他们说“去喝茶”成了新时尚。慢慢地,不少同学学会了在茶香中平复考试焦虑,在茶道中领悟待人接物的道理。这种改变如水滴石穿,不经意间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夜幕降临,暖黄的灯光亮起。又一批学生说笑着走进来,茶壶开始咕嘟作响。这个被学生们亲切称为“第二自习室”的地方,正用最中国的方式,陪伴着年轻一代度过他们最美好的大学时光。茶香依旧,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