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品茶自带工作室,鄂市品茗自备茶室雅集
最近总有朋友问我,鄂尔多斯哪里能安安静静喝个茶?说来也巧,上周刚好去了家挺特别的鄂尔多斯品茶自带工作室,那体验真是让人念念不忘。
这家工作室藏在东胜区一条老街上,门脸不大,推开木门却别有洞天。老板是本地人,说话带着浓浓的鄂尔多斯口音:“咱这儿不像普通茶馆,就图个自在。你们带自己喜欢的茶,我备着好水好器,慢慢泡。”他说着拎出个铁壶,“这水是用阴山岩层过滤的,甜着呢。”
茶香里的慢时光
我们选的是一款陈年普洱。水温刚到95度,茶香就飘出来了——不是那种张扬的香,是绵绵的、往鼻子里钻的香。老板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手忙脚乱地温杯烫盏:“急啥?在咱鄂尔多斯品茶自带工作室,就得慢。你看窗外那群鸽子,它们都不急着飞。”
说来也怪,在这间工作室待久了,真会觉得时间慢下来了。隔壁桌是两位老先生,自带了一套紫砂壶,边泡边聊着年轻时在草原上收羊毛的往事。他们的茶海已经养得油光发亮,就像那些故事,经过岁月打磨,越发温润。
其实这种喝茶方式在本地越来越受欢迎。很多老茶客都说,现在更愿意来鄂市品茗自备茶室雅集这样的地方。不光是因为能喝到自己存的好茶,更重要的是这份随心所欲。你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想坐多久就坐多久,没人催你翻台。
茶席上的讲究与随意
老板给我们添水时聊起,他这儿最热闹的是周末。常有茶友约着来办小型茶会,有人带武夷山的岩茶,有人带杭州的龙井,最远的还带过台湾的冻顶乌龙。“那才叫有意思呢,”他眼睛发亮,“一晚上能尝遍大江南北的茶,还都是各位的私藏宝贝。”
正说着,旁边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从双肩包里取出茶具,居然是套很专业的旅行茶具。带头的女孩笑着说:“我们每周末都找不同的工作室,今天特意来体验鄂尔多斯品茶自带工作室的氛围。”他们泡的是凤凰单丛,那种特殊的兰花香,隔着两张桌子都能闻到。
这种新兴的喝茶方式,倒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邻里串门,总会揣一包茶叶去朋友家,主人烧水,客人备茶,围坐在炕上能聊一下午。现在的鄂市品茗自备茶室雅集,不就是这种老传统的升级版嘛。
老板又给我们续了次水,这次他换了刚烧开的清水:“第叁泡开始,用这个水更能激发出茶味。”确实,茶汤入口更醇厚了,喉韵也更持久。他说这是他们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不同的茶,不同的泡数,要用不同温度的水。
窗外天色渐暗,工作室里灯光明亮。有人开始焚香,是淡淡的檀香,和茶香交织在一起,却不觉得冲突。那个带旅行茶具的姑娘过来请教老板泡茶手法,两个人就站在茶台前比划起来。这样的画面,让人真切感受到茶文化的生命力。
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老板送我们到门口,说下次可以试试晚上来,那时的氛围又不一样。我回头看了眼,暖黄的灯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确实让人想再来。这样的鄂尔多斯品茶自带工作室,不像做生意,倒像是给爱茶人找了个共同的客厅。
走在回家的路上,嘴里还留着那泡普洱的回甘。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来这里了。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有个地方让人按照自己的节奏喝茶,确实难得。也许下次,我也会带上自己珍藏的那饼老茶,来这里消磨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