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车站旁的小巷风貌

发布时间:2025-11-03 12:26:43 来源:原创内容

景洪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

从景洪火车站出来,跨过那条宽阔的马路,你很容易就钻进对面那条小巷子里。说它是小巷,其实更像是一个被匆忙世界遗忘的角落。火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拖着行李箱的轮子声、大巴车的喇叭声混成一片,闹哄哄的。可一脚踏进这巷子,仿佛有个无形的消音按钮,“啪”一声,周遭就安静了下来,空气的流速好像都变慢了。

巷子不深,一眼就能望到头。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和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带着一种被岁月打磨过的温润。几棵高大的树木伸出枝叶,在头顶搭起一片绿荫,阳光只能见缝插针地洒下些斑驳的光点。这和火车站那种锃亮、崭新的感觉完全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很“旧”,但这种旧,并不让人讨厌,反而有种踏实的亲切感。

我慢慢往里走,耳朵里最先捕捉到的,是生活的声响。左边一家小小的五金店,老师傅正拿着工具,叮叮当当地修理着什么;右边一户人家,厨房的窗户开着,还能闻到淡淡的炒菜香味。一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前的竹凳上,慢悠悠地择着菜,脚边趴着一只懒洋洋的土狗,看见生人,也只是抬了抬眼皮,尾巴象征性地晃两下。这里的时间,好像是按了慢放键的。

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我们家那边也有这样的小巷。那时候没有这么多高楼,邻里之间都熟悉,饭点时谁家做了什么好菜,隔着墙都能闻到。后来城市变了,巷子没了,大家都住进了装着防盗门的单元楼。没想到,在景洪火车站这个现代交通枢纽的对面,还藏着这么一小片“活着的”旧时光。它就像一个倔强的老者,安静地坐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旁边,提醒着人们另一种生活节奏。

巷子中间,有家小卖部,绿色的木头门板,玻璃柜台里摆着些香烟、零食和矿泉水。老板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正靠在躺椅上听收音机里的傣戏。我买了一瓶水,跟他随口聊了两句。他说他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看着火车站从老站变成新站,看着门前这条路越来越宽。“他们那边是越来越新,我们这边嘛,还是老样子。”他笑着说,语气里听不出是感慨还是满足。或许,对于他来说,守住这片车站旁的小巷风貌,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

再往里走,能看到一些住户在墙边用泡沫箱子种了些小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还有几辆摩托车随意地停放在墙角,上面落了些树叶。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随意,不那么规整,却充满了生活本身该有的松弛感。站在巷子尽头回望,透过枝叶的缝隙,还能看见火车站那座颇具现代感的建筑轮廓。一边是奔向远方的起点,一边是扎根于此的日常,这种奇妙的对比,让人心里有种说不清的触动。

我没有久留,沿着原路慢慢走了出去。当重新回到火车站广场,感受到那股熟悉的热浪和喧嚣时,竟有片刻的恍惚。刚刚在那条景洪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的十几分钟,像是一个短暂的白日梦。它可能算不上什么景点,也没有任何值得称奇的景观,但它真实地存在在那里,用一种安静而有力的方式,讲述着对于生活、对于时间的故事。下次如果你也路过,不妨也进去走一走,或许,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刻宁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