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同城黄山学生约见百元
最近在本地论坛闲逛时,总能看到类似“黄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样的帖子标题。说实话,第一次刷到这种信息,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年头网络上啥都有,但这种直接标明价格还带着学生身份的信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家隔壁老张上个月就为这事着急上火。他儿子刚上初二,那天突然说同学介绍了个兼职,帮忙发传单一天能挣一百块。孩子兴冲冲要去,老张多了个心眼,跟着去看了看。结果哪是什么发传单,就是一群半大孩子在商场门口帮人注册各种础笔笔,还得追着路人要手机号。老张当场就把孩子拽回家了,后来一打听,组织者就是在网上发“同城黄山学生约见百元”这类消息的人。
看似简单的工作藏着什么猫腻
我特意找做社区工作的朋友聊了聊。他说现在有些商家专挑中学生下手,一来孩子零花钱不够用,容易被“快速赚钱”吸引;二来他们社会经验少,让干啥就干啥。像那种要提供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的“兼职”,风险可就大了去了。更别说还有些藏在暗处的交易,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上周末在菜市场碰到邻居李阿姨,她正为女儿的事发愁。小姑娘在某个同城群里看到“陪逛街两小时100元”的招聘,差点就去了。李阿姨气得直拍大腿:“现在这些人真会钻空子,专门盯着这些没出校门的孩子!”这话说得在理,那些打着“黄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旗号的信息,十个里头有八个不靠谱。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正规的兼职怎么会把目标锁定在初中生这个群体?他们这个年纪,正是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时候。就算真想锻炼一下,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的公益活动,哪个不比这些来路不明的“约见”强?
我表弟去年就吃过亏。他在网上接了份“代写作业”的活儿,对方开头说得挺好,写一科50元。结果忙活了一个周末,把写好的作业发过去,人家直接把他拉黑了。这孩子现在提起这事还憋屈,说以后再也不敢轻信这种“同城黄山学生约见百元”的广告了。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了,孩子们接触网络越来越早。有时候大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在他们看来却再正常不过。这就需要咱们多留个心眼,平时多跟孩子聊聊这些事儿。别说“这都是骗人的”就完了,得把这里头的门道说清楚——为什么这种标明“初中生”和具体价格的兼职要警惕,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判断。
记得我们上学那会儿,想挣点零花钱都是去饭店端盘子、帮书店整理书籍。虽然累是累了点,但至少明码标价、光明正大。现在这种躲躲藏藏的网络邀约,还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最近社区民警来做防诈骗宣传,专门提到了这类针对学生的网络招募。他们说最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凡是需要单独见面、交易方式模糊、工作内容说不清楚的,八成都有问题。正规的兼职都会通过正规渠道发布,还要签协议、办手续,哪会这么随随便便在论坛里发个帖子就完事。
说到底,孩子们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下次再看到“黄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样的信息,咱们得多想想背后的可能性。也许发帖人只是图省事用了个吸引眼球的标题,但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确实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多一分谨慎就少一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