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500元同城约茶,北安同城约茶500元
这几天在北安的街头巷尾,总能听见有人在讨论同城约茶的事儿。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北安500元同城约茶”这个说法时,我还琢磨着是不是新开的奶茶店搞促销。后来才慢慢回过味儿来,原来这事儿跟喝茶关系不大。
说起这个价位啊,不少人都觉得五百块这个数挺微妙。你说它贵吧,确实够普通人在茶馆泡上好几次;说它便宜吧,又比普通消费高出一截。这种不上不下的定位,反而吸引了不少人好奇。我有个朋友上周就试探着问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说反正就在本市,来回也方便。
这茶到底怎么个约法
具体流程其实挺简单的。一般都是通过某些社交平台先联系上,对方会发来几个简单的选项让你挑。比如说喜欢安静还是热闹,在包厢还是大厅,要什么样的“茶艺师”。没错,他们都管这叫茶艺服务。整个过程就跟平时约朋友喝茶差不多,只不过价钱明码标价,服务内容也说得模棱两可。
我那个去过的朋友回来跟我说,现场确实摆着茶具,也有真的茶叶。不过嘛,重点显然不在品茶上。他说那些姑娘们都挺会聊天,会跟你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但聊着聊着就会往暧昧的方向带。五百块钱基本就是陪聊的费用,要想有进一步发展,还得另外加价。
现在这种“北安同城约茶500元”的服务好像越来越普遍了。光是咱们北安这个小城市,我随便翻了几个本地论坛就能找到十来条相关信息。有的还搞得很正规似的,说是会员制,需要提前预约,还能指定服务人员的类型。
不过要说感受嘛,我朋友说他觉得这钱花得不值。按他的原话:“花五百块钱找人尬聊,还不如去找个正经心理咨询师呢。”但看样子这类服务确实有市场需求,不然也不会遍地开花。可能现在的人太孤独了吧,宁愿花钱找个人说说话。
有意思的是,这些服务虽然打着约茶的幌子,但明显是在打擦边球。你说它违法吧,人家确实就是在喝茶聊天;你说它合法吧,明眼人都知道背后藏着什么。这种暧昧的状态反而让这类服务生存得挺好,毕竟取证困难,界定也模糊。
前两天路过城东那片商业区,我还真看见有个挂着“茶艺”招牌的地方,门口停着不少车。玻璃门擦得锃亮,但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你说要是正经茶馆,干嘛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说实话,我对这种“北安500元同城约茶”的现象挺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这种灰色产业不该存在,另一方面又觉得,既然有市场需求,说明确实有人在情感或生理上有这种需要。这事儿你怎么看?要是你身边有人想去尝试,你会劝他吗?
现在这个社会啊,什么新鲜事儿都有。今天可能是约茶,明天说不定又冒出个什么新花样。咱们普通老百姓还是得擦亮眼睛,别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头给骗了。毕竟这世上没有白喝的茶,也没有白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