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新茶论坛,东兴新茶品鉴与交流
这几天的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明明早上还太阳高照,下午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我捧着刚泡好的东兴金毫,看着窗外的雨丝,突然想起上周在茶友家品茶时聊到的一个话题——现在愿意静下心来喝茶的年轻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说起来,我和东兴新茶的缘分始于叁年前。那时偶然路过一家茶庄,被门口“东兴早春茶上市”的招牌吸引。老板很热情,邀我尝了当年头采的银针。那滋味至今难忘,清新的毫香里带着淡淡的花蜜味,喝完后喉咙里还留着丝丝甜意。从那以后,我便成了东兴新茶的忠实爱好者。
品茶这件事,急不得
记得刚开始接触新茶时,我也闹过笑话。有次泡明前龙井,水温太高,把嫩芽都烫熟了,喝起来满口涩味。后来在茶艺师傅的指点下才明白,冲泡新茶要讲究“看茶泡茶”。像东兴毛尖这种芽头娇嫩的,得用85度左右的水,先倒水后投茶,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上周六的东兴新茶品鉴与交流活动上,我遇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茶人。他说自己每年春天都会去东兴的茶山住上几天,“早上带着露水采的茶青,和中午采的完全是两个味道”。这话让我沉思良久,原来我们平时喝到的每片茶叶,都凝结着这么多讲究。
活动现场来了不少年轻面孔,有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分享了她第一次品东兴白茶的经历。“刚开始觉得味道太淡,但慢慢喝出了里面隐藏的兰花香”,她说现在每次喝茶都会放下手机,专注感受茶汤在口中的变化。听着她的讲述,我突然觉得,喝茶这件事,或许正在以新的方式传承。
说到东兴新茶的特点,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它的“鲜活”。就像今年春茶,开汤后那股清新的草木香气,仿佛把整个春天都装进了茶杯。这种鲜活感来得快,去得也快,要是存放不当,不出两个月就散了。所以现在我都是一次少买,喝完再入,保证每次喝到的都是最新鲜的味道。
茶泡到第叁道,味道正浓。这时最适合和茶友们聊聊茶叶背后的故事。东兴的茶园多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常年云雾缭绕。这样的环境长出来的茶叶,内涵物质特别丰富。有时候我在想,或许正是这山水精华,才造就了东兴新茶独特的山场气息。
前几天在论坛里看到有人在问,为什么同样的东兴新茶,不同人泡出来的味道差别这么大。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刚入门时的自己。其实泡茶就像交朋友,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了解。水温、冲泡时间、茶具选择,每个细节都会影响最后的口感。多试几次,慢慢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泡法。
窗外雨停了,茶杯里的茶汤也渐渐见底。这泡东兴金毫已经冲了五道,味道依然醇和。看着重新舒展开的茶叶在杯底静静躺着,突然觉得,能在这忙碌的生活中偷得半日闲,好好品一壶新茶,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