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小妹24小时喝茶,绵竹姑娘全天饮茶时光
绵竹小妹24小时喝茶这件事,乍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哪有人能整天把茶当水喝呢?可你要是真去过绵竹,就会发现这儿的姑娘们确实把茶喝出了新花样。
清晨五点半,天还没大亮,李家的灶台已经飘起白雾。小青把峨眉雪芽放进盖碗,第一泡茶香顺着窗缝溜出去,能把整条巷子唤醒。“咱们绵竹人喝茶不讲究仪式,就图个舒服。”她边说边把茶汤倒进爷爷的搪瓷杯,老人接过杯子眯眼啜饮的模样,像极了门廊下打盹的狸花猫。
茶香里的市井烟火
早市的茶摊永远最热闹。卖竹编的王婶、做豆腐的刘哥,都在摊子前站着喝两口。粗陶碗里的茉莉花茶叁块钱管饱,人们捧着碗边吹气边聊天,额头的汗珠混着茶汤的热气,这才是地道的绵竹姑娘全天饮茶时光。有个外地游客好奇地问:“这样喝不会睡不着吗?”卖茶的大姐哈哈大笑:“咱们这的茶经泡,到下午就淡了,晚上照样睡踏实!”
午后的小院别有洞天。小青把茶盘搬到桂花树下,邻居家的姑娘们陆续聚过来。有人带着新采的明前毛峰,有人揣来自家晒的柑橘皮。她们不像茶艺师那样专注流程,反而更在意谁家儿子考了好学校,哪条街新开了缝纫铺。茶壶在姐妹们手里传递,偶尔响起“叮”的碰杯声。
最有意思的是晚上九点后的光景。街角茶室亮着暖黄的灯,几个姑娘围坐着看电视剧。她们手边的玻璃杯里,茶叶慢慢舒展成完整的样子。有人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诶,明天记得帮我去城东取订做的旗袍。”另外几人应和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这样的绵竹小妹24小时喝茶图景,早成了小城独特的韵律。
记得有次小青感冒,整日抱着保温杯喝药茶。邻居阿婆看见直摇头:“你这丫头,喝什么苦汤药,不如跟我去采些鱼腥草煲茶。”结果第二天,真的拎来一捆沾着露水的草药。说来也怪,那锅带着土腥味的凉茶下肚,喉咙的肿痛竟真的消了大半。
如今城里新开了几家网红茶饮店,小青和姐妹们偶尔也会去尝鲜。但那些插着纸伞的水果茶,终究比不上老家灶台上那壶能续一整天的老荫茶。就像她们虽然也开始用智能手机刷短视频,可骨子里还是习惯用一杯茶的时间,等一封信,候一个人,守一份情。
茶汤里的时光慢悠悠地淌着,就像青衣江的水,看得见底,却探不到头。某个起雾的清晨,小青照例在灶台前烧水,忽然听见巷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外出打工的姐姐提前回家了。她急忙抓起茶叶罐,嘴角不自觉扬起:“正好,水刚滚。”这话说得平常,却让门外的身影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