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玩维妹的地方,克拉玛依维族风情体验地

发布时间:2025-11-03 08:58:47 来源:原创内容

提起克拉玛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石油和戈壁滩。其实这座油城藏着不少有意思的地方,特别是想感受维吾尔族风情的话,还真有几个不错的去处。

我上个月陪朋友在克拉玛依转了转,发现城南的老街特别有意思。青石板路两旁是典型的维吾尔建筑,蓝色雕花木门虚掩着,偶尔能闻到烤包子和羊肉串的香味飘出来。有位留着白胡子的老爷爷坐在店门口弹热瓦普,琴声像沙漠里的风一样悠长。

舌尖上的维吾尔味道

她教我们要把馕掰成小块泡在奶茶里,这样吃起来外软内脆。邻桌的维吾尔大叔看我们笨手笨脚的样子,笑呵呵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这样,这样掰。"说着还给我们示范起来。这种质朴的交流,比任何刻意安排的体验都来得真实。

在克拉玛依维族风情体验地,这样的场景很常见。街区深处有家开了叁十多年的烤包子店,每天下午叁点准时开炉。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队,前面的大妈回头说:"你们来得正好,这锅马上出炉,最香!"刚出炉的烤包子外皮酥脆,里面的羊肉馅冒着热气,咬一口满嘴都是孜然和皮牙子的香味。

手工艺坊里的惊喜

吃完饭溜达时,我们被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吸引,走进了一家铜器作坊。老师傅阿布都正在打磨一把铜壶,见我们感兴趣,便放下手里的活聊起来。"这花纹是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样式,"他指着壶身上的图案说,"每个花纹都有说法,比如这个叫巴达木花纹,象征生命。"

作坊角落里堆着各种半成品,从茶壶到首饰盒都有。阿布都师傅拿起一个小巧的维吾尔族风格耳环:"这个适合你们小姑娘,纯手工打的,每个都不太一样。"他说话时不急不慢,手里的锤子有节奏地敲打着铜片,像是在给话语打拍子。

在这样的克拉玛依玩维妹的地方,时间好像慢了下来。看着一件器物从原材料变成精美的工艺品,突然理解了维吾尔族人常说的"耐心出细活"是什么意思。

傍晚时分,我们路过一个庭院,听见里面传来音乐声。探头一看,原来是几个维吾尔族年轻人在跳麦西来甫。有个穿艾德莱斯裙子的姑娘注意到我们,笑着招手邀请加入。虽然动作笨拙,但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时,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跳累了坐在葡萄架下休息,旁边的大姐递过来一块哈密瓜:"尝尝,自家种的,甜得很。"那种自然的亲切让人感觉很舒服。在克拉玛依维族风情体验地,你很容易就会被这种热情感染。

天色渐暗,老街亮起暖黄色的灯笼。我们在一家小店里买了些杏干和无花果,店主细心地帮我们分装成小包:"路上慢慢吃,想着我们新疆。"

走在回酒店的路上,回头看看灯火阑珊的老街,突然觉得这座因石油闻名的城市,因为有了这些鲜活的维吾尔族文化而变得更加生动。它就像戈壁滩上突然出现的一片绿洲,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带来别样的温暖和惊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