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崇州火车站附近小巷路线

发布时间:2025-11-03 05:27:29 来源:原创内容

崇州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

刚出崇州火车站,有位背着帆布包的大姐拦住我问路:"师傅,听说火车站后头那些巷子里有家老茶馆,您知道怎么走吗?"我忍不住笑了,这问题十年前我刚来崇州时也问过。要说这些藏在车站背后的巷子啊,就像老城的毛细血管,地图上找不着,可偏偏藏着最地道的市井味儿。

其实找起来特别简单。现在车站广场有个显眼的公交站台,你背对着车站正门往右前方看,那儿有个写着"便民服务点"的蓝牌子。从旁边那个斜坡下去,会先经过两家自行车修理铺,门口总堆着五颜六色的车胎。这时候别犹豫,顺着飘来的油炸香味往前,闻到花椒味就对了——巷子口那家"老陈炸酥肉"开了二十多年,油锅滋啦啦的声响就是最好的路标。

钻进巷子第一感觉是突然安静了。明明离车站才两百米,喧嚣像被隔在另一个世界。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晾衣绳在头顶摇摇晃晃,挂着的衬衫还滴着水珠。有个戴老花镜的爷爷坐在门槛上修藤椅,听见脚步声头也不抬:"找茶馆的直走第叁个岔路右拐。"后来才明白,这条崇州火车站附近小巷路线,老住户们早就熟得能闭着眼睛给陌生人指道。

要说最让人迷糊的是第叁个岔路口。那儿有棵歪脖子梧桐树,树底下常年停着叁辆共享单车。第一次来我就在这儿转了半天圈,后来发现墙角用粉笔画着箭头——估计是哪个热心人给留的暗号。右转后视野突然开阔,青瓦房连成片,那家叫"竹里"的茶馆就在水塔底下。竹篾编的茶牌在风里打转,叁十八种茶名写得龙飞凤舞。

茶馆老板娘说巷子像座迷宫是有原因的。早些年火车站扩建时,后面这片老居民区原本要拆迁,后来不知怎的保留下来。现在成了个奇妙的过渡带,拉着行李箱的新旅客和摇蒲扇的老住户在巷子里擦肩而过。常能看见穿西装的中年人站在修鞋摊前等补跟,旁边穿校服的女孩在豆腐脑摊子前扫码付款。

有回下雨我躲进巷子屋檐下,修自行车的王师傅递来小板凳。他说这些年指路指出口诀:"见着红灯笼往左钻,闻到桂花香慢点走,听见麻将声就到头。"后来带朋友走崇州火车站附近小巷路线,果然比导航管用。特别是秋天,哪家院墙探出的桂树枝桠洒了满街金黄,走到哪儿都香喷喷的。

这些巷子现在成了特别的存在。手机地图上始终显示着"无名路",可每天都有拖着行李的年轻人举着手机找角度拍照。他们对着木门上锈蚀的铜锁拍特写,在斑驳的墙坯前比剪刀手。开锁铺的赵叔有天突然在店门口挂了块手写板:"网红打卡请勿堵门",第二天却发现板子反面被画上了卡通版地图。

最近巷子尾新开了家甜品店,蓝莓芝士塔的味道居然很正宗。老板娘是上海回来的崇州人,她说选这儿就因为喜欢看旅客找到巷子时眼睛发亮的样子。现在常有人吃着慕斯蛋糕问去老茶馆的路,她总会抽张便签纸画示意图——就像二十年前车站小卖部老板用香烟壳给她父亲画路线那样。

要是你在傍晚路过,能看见巷子最动人的光景。夕阳把电动车镀成金色,放学的小孩追着轮胎跑。某户人家的窗户飘出青椒肉丝的香气,二楼阳台的老太太在收床单。这时候站在巷口回望火车站,新建的候车厅玻璃幕墙闪着光,而身后这些曲曲折折的巷弄,正静静飘起晚饭的炊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