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茗相聚

发布时间:2025-11-02 03:34:43 来源:原创内容

傍晚的阳光斜斜铺在鄂尔多斯大学城的柏油路上,把放课学生的影子拉得老长。叁五成群的身影,说说笑笑地拐进街角那家叫“书影茶香”的小馆子。玻璃门上挂着的风铃叮当作响,像是专为这些年轻面孔准备的欢迎曲。

靠窗的卡座里,机电系的大刘正捧着手机核对订单:“两杯茉莉奶绿,一杯珍珠奶茶,都要去冰……”话音未落,对面舍友笑着插话:“你这哪是约茶,分明是外卖专员上岗。”大刘头也不抬:“你懂啥,这叫效率。再说了,咱们系的课表你又不是不知道,实验报告写到头秃,能抽空坐这儿喝一杯就不错了。”

茶香里的慢时光

不过话说回来,在鄂尔多斯大学城学生约茶的日常里,还真有人把喝茶喝出了花样。隔壁桌文学院那几个女生就是典型——她们每周五雷打不动地聚在这儿,面前摆的不是奶茶,而是一套小巧的茶具。穿米色毛衣的姑娘手法娴熟地温杯、洗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这是我家寄来的凤凰单丛,”她边说边给大家分茶,“尝尝,比奶茶有意思多了。”

确实,在这座北方城市的大学生活里,茶饮渐渐成了连接彼此的一座小桥。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刚入学的新生多半扎堆在奶茶窗口,捧着加满料的饮料聊得热火朝天;而大叁大四的学生,反倒更常出现在清茶区,一壶茶能消磨整个下午。

计算机系的王磊就是后者。他正在准备考研,却依然保持着每周两次的“茶约”。“别以为这是浪费时间,”他晃着手中的茶杯,“在这坐一个小时,比在宿舍刷两小时手机强。至少思路能理清楚,偶尔还能从别人那儿听到点实习信息。”

这话不假。就在上个月,他在喝茶时偶然听到邻桌聊起某个公司的校招内推,回去就投了简历,现在已经在等二面通知了。“鄂尔多斯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个看似休闲的习惯,不经意间成了信息流动的驿站。

茶饮店老板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大叔,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些孩子啊,刚开始都是来喝甜饮料的。慢慢地,有人开始点乌龙茶,后来连茶具都买上了。”他特意在店里辟出个书架,摆上学生捐赠的旧书,还有个留言本——上面写满了考研倒计时、社团招新预告,甚至还有失物招领。

这让我想起大叁的学姐李悦说过的话:“咱们这儿冬天长,能在温暖的屋子里喝杯热茶,和好朋友说说话,感觉整个冬天都没那么难熬了。”她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次来都点同一款红茶,她说这茶有家的味道。

夜幕降临,茶饮店的灯光温暖依旧。推门进来的新生还在讨论刚结束的社团活动,而角落里的毕业生则在低声交换求职心得。不同的故事在这片茶香弥漫的空间里交织,构成鄂尔多斯大学城独有的生活图景——在这里,每一杯茶都不仅仅是饮品,更是陪伴、是交流、是忙碌学业中难得的小憩。或许很多年后,这些年轻人会忘记某门课的考试内容,但一定会记得在这个北方城市里,那些温暖了他们青春岁月的茶香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