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蚕蚕二维码叫小妹150,朝阳蚕蚕二维码约小妹150

发布时间:2025-11-03 15:46:18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跟朋友聊天,突然被问起有没有在朝阳区见过那种印着蚕蚕二维码的小卡片,上面还写着“叫小妹150”。他说在地铁口、电线杆上偶尔会瞅见,心里挺纳闷的,这到底是干啥的?

说实话,现在路上发小广告的少了,可这种二维码贴纸倒是挺常见。有时候吃个饭的功夫,就能在餐馆玻璃门上看见一张。白底黑字,就留着个蚕蚕号和“叫小妹150”这几个字,别的啥也没解释。我第一反应是——这价格倒是写得明明白白。

这事儿得琢磨琢磨

回家路上我就在想啊,现在都2023年了,真要有什么正经服务,哪还用得着这么原始的方式?弄个公众号、开发个小程序不是更方便?再说了,正经生意谁会把联系方式藏在二维码后面,大大方方写上店名不好吗?

我有个在朝阳派出所工作的远房表哥,去年过年的时候还提起过,他们经常接到对于这种小卡片的投诉。有的是被骚扰了,有的是被骗了钱。他说这些二维码背后啊,往往都是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扫了码,加了人,对方就会开始要各种费用——定金、保证金、路费,名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

记得前阵子楼下便利店老板还跟我吐槽,说他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门上的这些小贴纸。“清理了又贴,跟牛皮癣似的,”他一边撕一边摇头,“我这玻璃门都快成公告栏了。”

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试着站在那些可能会扫码的人的角度想了想。可能是因为好奇?或者是一时冲动?也可能是生活太寂寞,想找个人说说话?但这条路啊,真的走不通。

我一个同事的朋友就上过当。也是看到“朝阳蚕蚕二维码约小妹150”这种贴纸,晚上喝了点酒,脑子一热就扫了。结果呢?先是付了150,对方说这是基础费用;接着又要200保证金,说是怕他违约;最后还要300车费。前前后后转了六百多,连个人影都没见着。等他反应过来要求退款,对方直接把他拉黑了。

这事儿给他留下阴影了,现在看到二维码都有点害怕。“就当交学费了吧,”他苦笑着说,“这辈子都没这么傻过。”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真要是什么正规服务,怎么会用这么隐蔽的方式招揽客人?大街上随便留个蚕蚕号,连个店面都没有,出了问题找谁去?

生活里有更多靠谱的选择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大想放松,这个能理解。但与其冒险去扫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如找点正经娱乐方式。朝阳区这么大,好玩的地方多着呢。

周末去798看看展览,约朋友在叁里屯喝杯咖啡,或者就到奥森公园跑跑步,不都比对着手机瞎琢磨强?要是真想认识新朋友,现在正经的交友软件也不少,至少是实名认证的,比这种街头小广告靠谱多了。

再说了,这“叫小妹150”的套路,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你越是好奇,就越容易上当。真要遇到什么陷阱,损失的就不只是钱了。

所以啊,下次在朝阳区看到这种“蚕蚕二维码叫小妹150”的贴纸,咱就当没看见。想放松有很多方式,真没必要冒这个险。生活已经够复杂的了,就别给自己找麻烦了,你说是不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