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感在常宁周边
常宁附近100块钱的爱情
你说,一百块钱现在能干啥?看两场电影?吃一顿不算太好的快餐?或者,加半箱油?在常宁这座小城边上,我好像找到了它另一个答案。
那天下午,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我漫无目的地在老街晃荡,心里空落落的。路过一个卖糖水的老奶奶摊位,木头小车,擦得锃亮。我坐下,要了碗最普通的绿豆汤。奶奶笑眯眯地端过来,碗里还飘着几片薄荷叶,清甜的味道一下子钻进鼻子里。才五块钱。
正喝着,旁边来了一对年轻男女。男孩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女孩的眼睛亮晶晶的。他们只要了一碗甜酒冲蛋,两个人头碰着头,共用一把勺子,你一口我一口。男孩把里面唯一的荷包蛋舀起来,自然而然地送到女孩嘴边。女孩抿嘴一笑,轻轻咬了一口。那一刻,空气里飘着的,不只是甜酒的香气,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叫做“满足”的东西。那碗甜酒冲蛋,也不过八块钱。
我忽然就愣住了。看着他们,再看看自己手里这碗冰冰凉的绿豆汤。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我们总在谈论爱情,谈论它需要多少物质来奠基,需要多么隆重的仪式来证明。房子、车子、名牌包包……这些东西把爱情包裹得越来越沉重,都快忘了它原本轻飘飘的样子。
那个瞬间,我想起了“常宁附近100块钱的爱情”。它不是真的指一个具体的价格,更像是一种状态。是那种不依赖于昂贵礼物和高级餐厅,也能让心里觉得满满当当的感觉。剩下的八十七块钱,他们或许会去买一袋热乎乎的炒栗子,沿着河堤慢慢走,分享一副耳机;或者,存起来作为下一次“奢侈”约会的小小基金。
我开始留意身边。菜市场里,一起挑拣着新鲜蔬菜,为几毛钱和摊主笑着讨价还价的老人家;公园长椅上,安静地坐着,看着孙子孙女玩耍的银发夫妻。他们的爱情,早就融进了这些一块、两块的生活零碎里,哪里还需要刻意标价呢。
这种百元情感在常宁周边,或者说在任何一个小地方,好像都更容易被找到。是因为生活节奏慢下来了吗?还是因为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彼此身上,而不是远处的霓虹?在这里,情感的浓度,似乎真的不需要用金钱的厚度来衡量。
我又要了一碗芝麻糊,浓稠香甜,温暖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老奶奶和我闲聊,说她和老伴以前也常来这河边散步,什么都不买,就是走走,说说话。现在他走不动了,她就出来摆摊,看看这些年轻人。“高兴哩。”她笑着说。
离开的时候,天色渐晚。我兜里那张一百块,还剩下不少。但心里那个空着的地方,却被一碗糖水,一个共享的荷包蛋,和一个温暖的笑容,填得满满的。原来,情感的重量,有时候真的很轻很轻,轻到一百块,就足以承载一份简单却真实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