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品茶上课,茶道研习与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7 10:04:59 来源:原创内容

推开那扇古朴的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便迎面扑来,倒像是把外头街市的喧嚣都给温柔地挡了回去。今天,我便是来参加这“天门品茶上课”的,心里头不免怀着几分好奇与期待。

课堂就设在一间敞亮的茶室里,几张原木茶桌摆放得错落有致。授课的先生是位温和的长者,他没有急着讲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先请我们净手、落座。他说,品茶这事儿,急不得,心静下来,滋味才出得来。

从一杯茶里品出的学问

先生取出一小撮茶叶,置于温热的盖碗中,轻轻摇动,让我们凑近去闻。那一下,干茶的香气被热气一烘,带着点烘烤的暖甜,直往鼻子里钻。“这不只是闻香,”先生缓缓说道,“这是在跟茶叶打个招呼,认识它最初的模样。”

接着是注水。水流从壶嘴倾泻而下,不急不躁,刚好让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我看着那些原本蜷缩的叶片,在水里慢慢复苏,像伸懒腰似的,心里竟有些莫名的感动。这第一泡,通常是不喝的,为的是“醒茶”,也叫“温润泡”。这就像与人交往,总得有个预热的过程,不能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嘛。

真正的品饮从第二泡开始。茶汤倒入品茗杯,颜色是清亮的浅金黄色。我先观其色,再小口啜饮,让茶汤在口腔里稍微停留片刻。起初是一丝微苦,但很快,舌尖便泛起一股绵长的回甘,喉韵也显得特别滋润。这种由苦转甜的过程,还真有点像……嗯,像生活的某种隐喻。

茶道,是规矩也是自在

在这个过程中,我算是真切地体验了一次完整的茶道研习。原来,每一个动作,执壶的高低,分茶时手腕的转动,都不是随意的。它们有一套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但这规矩不是为了束缚人,恰恰是为了让人的心能更专注在当下这一杯茶里。当你全神贯注于水温、时间和手法时,心里的那些杂念,还真的就不知不觉地被过滤掉了。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说她来这儿,就是为了让快节奏的生活“刹个车”。看着她从刚开始的坐立不安,到后来也能安静地等待一泡茶,我想,这茶道研习的功夫,大概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先生又给我们泡了不同的茶,让我们对比着喝。他说,这就叫“茶课”,得一杯一杯地喝,一次一次地比较,身体自然就记住了那种感觉。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但舌头和身体的感觉,却是最真实的。

时间在注水与出汤的间隙里悄悄流走。当我走出那扇木门,重新回到热闹的街上时,感觉却和来时大不相同了。嘴里还留着那清甜的余韵,心里也仿佛被那杯茶洗涤过一般,变得格外沉静与清晰。这次独特的天门品茶上课,留给我的不只是一些泡茶的技巧,更像是在心里开辟了一处可以随时安顿自己的小小茶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