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邻近车站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6 00:58:58 来源:原创内容

宜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

每次从宜昌火车站出来,我总忍不住往右手边那条巷子瞧。这巷子没有名字,地图上也找不着,可它就像个老朋友,静静守在车站身后。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大多直奔大道,很少有人会拐进这条不起眼的巷道。可你要是愿意往里走几步,就会发现这里藏着另一个世界。

巷口常年飘着烤红薯的香气,那个推着铁皮桶的大叔我认得,他在这儿摆了八年摊。“刚出炉的,甜得很!”他掀开棉布,热气呼地冒出来,把冬天的冷气都赶跑了。再往里走几步,修鞋匠老周正低头给一只高跟鞋换鞋跟,小锤子敲得哒哒响。他的摊子只有叁尺宽,却摆满了各种皮料和工具,像个小型的皮具博物馆。

巷子两侧的楼房有些年头了,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晾衣杆从窗户探出来,挂着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摆动。叁楼的阳台上,总有几盆月季开得正好,给这灰扑扑的巷子添了抹亮色。住在邻近车站的小巷就是这样,既避开了车站的喧闹,又离得不远,生活气息反倒更浓了。

中午时分,巷子里最热闹。几家小饭馆把桌椅摆到门外,吃客们就坐在塑料凳上用餐。李姐家的牛肉面馆总是人最多,她家的汤底是祖传的方子,熬得浓香四溢。“多给你加勺牛肉,”李姐常这么对我说,“看你瘦的!”她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得额头冒汗,却始终挂着笑。

要说这条巷子最特别的地方,大概是它既新又旧。新来的租客把老房子刷成亮黄色,开了家咖啡店;隔壁还是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理发店,老师傅仍然在用推子给人剪“板寸”。傍晚时分,咖啡店的年轻人和理发店老师傅会坐在门口下象棋,一边是拿铁的味道,一边是剃须膏的清香。

夜晚的巷子别有韵味。路灯昏黄,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卖宵夜的摊子亮起暖黄的灯泡,炒锅里滋啦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孜然和辣椒的香味。晚归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走过,轮子在青石板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渐渐消失在巷子深处。

站在这条邻近车站的小巷里,你能听见火车到站的广播声,隐约传来,像是远山的回音。巷子口不时有出租车慢速驶过,车顶的灯牌明明灭灭。但巷子里面,时光走得很慢,老人们在树下摇着蒲扇,孩子们在玩跳房子,猫咪蜷在墙头打盹。

我常想,这条宜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却充满了生命力。它见证了无数迎来送往,也承载着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每次走过这里,我都会放慢脚步,感受这份闹中取静的安稳。也许有一天,这些老巷子会被高楼取代,但此刻,它依然在那里,等着下一个愿意拐进来看看的行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