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校门口暗号仍在使用吗
前两天跟老同学聊天,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小时候在校门口对暗号的事儿。他冷不丁问我:“你说现在二连浩特那些学校门口,还有孩子在那儿对暗号吗?”这话一下子把我拉回了二十年前。
那时候我们小学门口可热闹了。放学铃一响,孩子们不是急着回家,而是叁叁两两聚在校门外的老杨树下。“天王盖地虎”——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话音刚落,旁边胖乎乎的男生立马接上“宝塔镇河妖”。对上暗号的小伙伴就会心一笑,从书包里掏出弹珠或者画片,开始下午的游戏。要是谁接不上来,那可就得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记忆里的暗号时光
现在想想,那些暗号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江湖黑话,有的是我们自己编的顺口溜。有时候为了想个新暗号,好几个小伙伴能凑在一起讨论整整一个课间。记得有段时间特别流行用动画片里的台词当暗号,要是没看过那部动画片,根本就融不进圈子。
那么现在呢?我特意趁着放学时间,去了二连浩特的几所小学门口转了转。校门口还是那样热闹,家长们伸长脖子等着接孩子,小贩在路边卖着零食。可仔细听了半天,却没听到记忆中那些有趣的暗号。孩子们现在见面,更多的是讨论最近玩的手机游戏,或者直接约着去谁家写作业。
倒是在一所中学旁边,我偶然听到两个男生在说话。一个说“今晚吃鸡”,另一个回“等我决赛圈”。这算不算是新时代的暗号呢?虽然形式变了,但那种只有圈内人才懂的默契,好像一直都在。
我跟一位在校门口等了很久的爷爷聊起来。他说现在的小孩确实不像从前那样对暗号了。“我孙子放学就直接去补习班,周末还要学钢琴,哪有时间搞这些。”老人说着,眼神里有些怀念。
不过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在一所小学旁边的巷子里,看到几个孩子正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其中一个小男孩说了句“彩虹独角兽”,其他人立刻笑起来,然后从书包里掏出卡片开始交换。这不就是暗号吗?只是内容从我们当年的“宝塔镇河妖”变成了现在孩子们喜欢的动漫角色。
看来,二连浩特学校门口的暗号传统,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个样子。就像河水一直在流,只是浪花不同罢了。现在的孩子们有了新的交流方式,新的共同话题,但他们依然需要那种“只有我们懂”的小秘密,需要属于自己圈子的认同感。
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告诉我,她偶尔还会在课间听到孩子们用网络流行语互相打招呼。“他们觉得这样很酷,很特别。其实和我们当年没什么两样,都是想要有自己的小圈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也许我们怀念的不是暗号本身,而是那种纯真的、只属于童年的默契。现在的孩子虽然不再说“天王盖地虎”,但他们有他们的秘密语言,有他们的快乐方式。二连浩特学校门口的暗号,以新的形式在延续着。
看着夕阳下陆续离开校园的孩子们,我突然觉得挺安心的。虽然时代在变,但孩子们创造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的那种本能,从来都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