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沐足包吹300,濮阳洗浴包吹298
最近在本地论坛刷到个挺有意思的帖子,标题就写着“濮阳沐足包吹300,濮阳洗浴包吹298”。说真的,第一眼看到这价格差点把茶水喷屏幕上——现在养生服务都开始走这种路线了?
巷子口那家金色年华足浴城上周刚换了霓虹灯牌,半夜闪得人眼皮直跳。路过时总看见几个小哥蹲在门口抽烟,烟头明灭间打量着来往行人。前台姑娘的旗袍开衩快提到腰际,见了面就喊“老板里面请”,那声调甜得发腻。
价格背后的门道
其实明眼人都懂,这“濮阳沐足包吹300”压根不是正经按摩的价格。隔壁王叔上个月充了五千会员卡,现在每天提着枸杞茶往那儿跑,他老伴在菜市场逢人就骂“老不死的被狐狸精勾了魂”。
城南那家蓝海浴宫更离谱,大堂挂着“298元全身理疗”的烫金招牌,进去才发现所谓理疗师都穿着黑丝制服。有个戴大金链的常客悄悄跟我说,他们这行现在都讲究“隐形消费”,比如这濮阳洗浴包吹298,就是先按普通价位把人吸引进来。
记得有回在包厢等人,听见两个服务生躲在消防通道算账。穿蕾丝裙的那个抱怨:“今天遇到个较真的,非说团购券包含全套服务。”年纪稍大的冷笑:“不会来事的就给他做正规推拿,反正提成差叁倍。”
说起来这种营销套路也算精准定位。工地刚结薪的工人,写字楼加班的小主管,还有那些假装应酬的生意人,都是这类“濮阳沐足包吹300”的潜在客户。他们不缺这点钱,缺的是被人捧着哄着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灰色地带的生意终究不长久。上个月扫黄打非,建设路那家挂着“养生馆”招牌的店连夜搬空了按摩床。现在经过还能看见卷帘门上贴着封条,倒是方便附近居民停了电动车。
有时候琢磨,要是这些店家把搞噱头的劲头用在正经服务上,说不定真能做成品牌。就像老街那家中医推拿,老师傅虽然总板着脸,但人家靠真手艺开了叁家分店,下午叁点去还得排队取号。
现在经过那些灯光暧昧的场所,我都是快步走过。倒不是多清高,主要是去年腰间盘突出以后,实在受不了那些花架子手法。还是老老实实去找盲人按摩比较划算,虽然环境差点,但至少人家真往穴位上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