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微信快约500一次,本溪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
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前两天我在咖啡馆等人,隔壁桌两个姑娘的聊天飘进耳朵里。一个说“最近老看见本溪微信快约500一次这种信息”,另一个接话“我也刷到过本溪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的广告”。两人互相使了个眼色,笑得有点意味深长。
我当时抿了口拿铁,心里琢磨着,现在连我们这种叁线城市都遍地是这种暗语了?回家路上特意翻了翻本地群,果然叁五条里就夹着一条。头像多半是网红脸美女,配文都特别简短,就一句话配个定位,生怕多打两个字似的。
这价格到底怎么回事
说真的,第一次看见“本溪微信快约500一次”这种明码标价,我愣是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想明白,这哪儿是正经约会的价码啊。正常年轻人约会,吃个饭看场电影也就两叁百,要是情投意合,谁还好意思按次收费?
不过你说这定价也挺有讲究。五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刚好卡在很多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再贵点可能就犹豫了,再便宜又显得掉价。这定价的人,怕是研究过消费心理学吧?
我有个跑出租的哥们老李,晚上常接这种单子。他说拉过几个客人,上车就埋头玩手机,到地方了才抬头找门牌号。“都那点事儿,”老李打着方向盘,“现在连问价都省了,直接本溪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双方心知肚明。”
那些藏在屏幕后面的人
有时候我会想,这些发“本溪微信快约500一次”的人,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迫于生计,还是另有隐情?屏幕那头,可能是个刚交不起房租的年轻女孩,也可能是个专业的营销团队在批量操作。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么直白的广告,就不怕被查吗?后来有懂行的朋友点拨我,说这些号都是“一次性”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这个号被封了,明天换个头像和名字又冒出来了。反正成本低得很,封了也不心疼。
而且他们说话都特别小心,从来不明说服务内容。你要是去问,对方就回你“陪聊天”“伴游”之类的模糊字眼。等到真见面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种套路,玩得真是溜。
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说,有天晚上有个姑娘来买水,穿着高跟鞋和短裙,在路边等了快半小时。后来有辆车来接她,上车前她还特意看了眼手机,估计是在确认“本溪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的具体位置吧。
说来说去,这种交易能存在,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市场。那些愿意掏这五百块的人,又是图个什么呢?寂寞?刺激?还是单纯的欲望?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吧。
但这事儿吧,风险还真不小。先不说违法的问题,就说说健康和安全。你根本不知道屏幕那头是什么人,万一是骗子或者更坏的,那可就麻烦大了。为了五百块,值得冒这个险吗?
现在这种“本溪微信快约500一次”的信息越来越多,都快成我们这小城市的暗流了。表面上大家过着普通的日子,可手机屏幕后面,却是另一番景象。想想也挺唏嘘的,科技让生活方便了,却也给这些灰色交易提供了温床。
那天在咖啡馆,我最后听到其中一个姑娘说:“算了,还是老老实实找个男朋友靠谱。”两人笑着结了账,推门走进阳光里。是啊,有些东西,终究是钱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