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那里有站小巷,句容那边有条小站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04:52:26 来源:原创内容

初闻小巷名

第一次听人说"句容那里有站小巷"时,我正捧着搪瓷杯在巷口修鞋摊前等老师傅钉鞋掌。春天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青石板上,老师傅头也不抬地嘟囔:"你说站小巷啊,往前走过两个路口,看见红砖房右拐就是。"他手里的锤子敲得叮当响,"句容那边有条小站巷,老早是走骡马车的,现在嘛...你去瞧瞧就晓得喽。"这话说的,像把钥匙在锁孔里转了一半,留了半截悬念在空中。

顺着老师傅指的方向走,果然在红砖房后面找到了那条巷子。巷口比想象中窄,仅容两人并肩通过,墙头上的狗尾巴草在风里摇啊摇的。最有趣的是巷名——墙上钉着两块旧木牌,一块写着"站小巷",另一块稍新的却标注"小站巷"。两块牌子斜斜地挨着,仿佛在默默较劲,又像在互相作伴。

巷子里的时光

往里走才发现,这条句容那里有站小巷别有洞天。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侧的老屋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模样。有位满头银发的奶奶坐在竹椅上拣豆角,听说我在看巷子,便絮絮叨叨聊起来:"我嫁过来时这条路就这样,那会儿拉粮食的马车都得慢慢走...现在年轻人管这儿叫小站巷,我们老辈人还是习惯说站小巷。"

正说着,巷子深处传来清脆的车铃声。一个系红领巾的男孩骑着单车灵巧地穿行而过,车篮里的书包一颠一颠的。老奶奶眯眼笑了:"瞧见没?放学回家的小路,几十年都没变。"确实,在这条被新旧两个名字共同守护的巷弄里,时光仿佛走得特别慢。东头那家裁缝铺还挂着老式招牌,西边院墙探出的石榴树正开着火红的花。

我在巷子里转了转,发现每家每户门前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有的在窗台上养着茉莉花,有的在门槛边放着小板凳。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尾那口老井,井口的绳索磨出了深深的凹痕,旁边还放着两个铁皮水桶。住在对面的大叔正打水浇花,他说这井水夏天特别凉快,附近人家还习惯用来冰镇西瓜。

名字里的故事

对于巷名的来由,我听到好几种说法。理发店的老师傅一边给客人修面一边说,早年这里真有个小驿站,赶路的人常在这歇脚。而开杂货铺的老板娘却认为,是因为巷子太窄,对面来人都得站着侧身才能通过。她指着巷子最窄处笑道:"去年买冰箱那家,还得从房顶上吊进去呢!"

不管哪个说法更准确,这条句容那边有条小站巷确实成了城市的特别印记。它不像主街那样车水马龙,也不像新小区整齐划一。傍晚时分,家家飘起炊烟,收音机里传来咿呀的戏曲声,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站在巷口回望,夕阳给整条巷子镀上金边,那两块并排的巷名牌在暮色里显得格外温柔。

离开时又经过修鞋摊,老师傅抬头问:"看到了?"我点点头。他满意地继续敲打手中的皮鞋,仿佛完成了一次心照不宣的交接。这条拥有两个名字的小巷,就像老城怀里揣着的怀表,滴滴答答记录着不同于外界的节奏。或许某天它也会改变模样,但此刻的站小巷——或者说小站巷——正以最自在的姿态,活在寻常日子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