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约附近200米学生点,南通学生200米内相约点
附近有个方便的见面点
前两天路过城南,发现不少人站在商场门口等人。有个男生边看手机边张望,过了会儿跑来两个同学模样的年轻人,互相拍了拍肩膀就笑着往小吃街走了。这种场景其实挺常见的,特别是学校附近,总会有几个大家默认的见面地点。
说到见面地点,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地铁站出口。但地铁站人来人往的,有时候真容易错过。倒是那些距离适中、标志明显的地方更方便。比如我们这边新开的书吧,就在学校后门转角处,门口有棵大榕树,特别好认。附近几个宿舍楼的同学约着出门,都习惯说“老地方见”。
其实选择见面地点挺有讲究的。太远了走着累,太近了又显不出专门出门的意义。这个南通约附近200米学生点的概念就挺合适,既不用走太多路,又能离开日常待着的地方,刚好创造点新鲜感。而且这个距离,万一忘带什么东西,回去拿也来得及。
我认识的一个学弟说,他们寝室现在有个固定习惯,每周五晚上都会约在学校西门那家奶茶店碰头。从宿舍楼走过去大概就叁四分钟,但就是这么一小段路,反而让聚会变得更有仪式感。他说要是在寝室里直接喊人出门,大家可能都懒得动,但约在奶茶店,每个人都会准时到。
这种习惯还挺有意思的。仔细想想,生活中很多愉快的见面都是在这样适中的距离发生的。比如小区门口的早餐摊,办公楼下的咖啡厅,或者像这个南通学生200米内相约点这样的地方。不需要太正式,也不用走太远,恰到好处的距离反而让见面变得更轻松自然。
现在大家生活节奏都挺快的,能有个方便见面的地方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对学生来说,课余时间本来就不多,要是把时间都花在路上了,那多可惜。所以这种近距离的见面点,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不少便利。
记得去年冬天特别冷,有次和朋友约在图书馆门口见面。本来想着早点到,结果她比我更早,已经在旁边的便利店买了热饮等着。那天我们就在那条两百米长的小路上来回走了好几趟,聊着最近看的书和选修课的趣事,虽然天气冷,但因为见面方便,反倒让闲聊变得特别惬意。
有时候我在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看似平常的见面点,让很多简单的相遇变得值得回忆。不是多么特别的地点,也不是多么隆重的场合,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转角,一家小店,却承载了不少温暖的时光。
现在每次经过学校附近那些熟悉的角落,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年轻人站在那里说笑。有的在商量待会去哪儿,有的在分享刚遇到的新鲜事,还有的就这么安静地站着,享受着见面的这一刻。这样的场景,或许就是生活中最朴素的温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