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小妹300联系电话,常宁小妹电话300联系
这年头,找对联系方式可真不容易。前几天我帮亲戚打听常宁的特色农产物,对方提了句“你找常宁小妹问问呗”,结果我愣是对着“常宁小妹300联系电话”这个信息发了半天呆——这到底是个服务热线,还是某个农产物的代号?
后来在常宁本地的论坛里翻找,发现不少人都遇到过类似困惑。有个大姐在帖子底下回复说,她最开始也以为“常宁小妹300联系”是某个商家的促销电话,后来才弄明白,这其实是当地特色竹艺品的代称。常宁的竹编手艺传承了上百年,而“小妹”指的是那些心灵手巧的年轻手艺人。
竹丝在指尖跳舞的姑娘们
我特意去了趟常宁的竹艺工坊,正巧碰上几个姑娘在编竹篮。她们手指翻飞的动作看得人眼花缭乱,细薄的竹丝像是被施了魔法,慢慢变成精巧的图案。负责教她们的老师傅说,这些姑娘大多是从小跟着家里学手艺,现在通过网络接单,把作品卖到全国各地。
工坊的墙上贴着他们的联系方式,就是那个让我困惑的“常宁小妹300联系电话”。老师傅笑着解释,300指的是他们主要制作的叁种规格的竹编产物,而留电话是为了方便客户直接定制。说话间,有个姑娘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来咨询定制事宜的客户。
现在想想,当初那个“常宁小妹电话300联系”的提示,其实就是在指这条定制热线。只是现在大家都习惯用简称,反倒让外地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这种接地气的叫法,倒也挺符合当地直来直去的性格。
在工坊待的半天里,我注意到她们接单的方式很特别。客户只要打通常宁小妹300联系电话,说明想要的产物类型,姑娘们就会根据要求现场报价。要是客户对竹料有特殊要求,她们还会视频连线,让客户亲眼看看材料的纹理和颜色。
有个扎马尾的姑娘跟我说,最远接到过新疆的订单,客户想要个能装馕饼的大竹篮。她们反复沟通了好几次尺寸,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客户特别满意,还在竹篮边上刻了句维吾尔语祝福。说着她就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那个改良版的竹篮确实既实用又别致。
离开工坊时,我存下了那个常宁小妹300联系电话。倒不是真要定制什么,就是觉得,这种带着温度的传统手艺,值得被更多人记住。说不定哪天朋友问起常宁有什么特产,我就能把这个充满故事的联系方式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