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90分钟品茶工作室,灯塔90分钟茶艺生活馆
周末下午叁点,阳光正好。推开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茶香混着木质调的气息扑面而来。前台姑娘抬起头冲我笑笑:“还是老位置?”这大概是我这叁个月来第五次踏进灯塔90分钟品茶工作室了。
第一次来纯属偶然。那天在附近办事,突然下起暴雨,慌乱中看见暖黄色的招牌——“灯塔90分钟品茶工作室”。推门进去,意外发现了个能让人喘口气的地方。现在想想,这名字起得真妙,在城市繁忙的节奏里,这里确实像座让人暂歇的灯塔。
这里的节奏不太一样
记得头回来,茶艺师小陈不急着给我泡茶,反而先聊了会儿天。她问我平时喜欢什么口味,最近睡眠怎么样,甚至聊到那几天总下雨让人有点闷。然后才从茶柜里取出一包凤凰单丛。“这个时节喝点乌龙正合适,”她边说边温壶,“别着急,咱们慢慢来。”她冲第一泡茶时特意看了眼计时器——但不是为了赶时间,而是为了把握最恰当的出汤时机。
说真的,刚开始我还不习惯这种慢。手机在口袋里震了好几次,我都下意识想掏出来看看。可小陈倒茶的动作行云流水,注水、出汤、分杯,每个步骤都带着种安静的专注。当我端起那只温润的白瓷杯,闻到清冽的花果香时,突然觉得,那些未读消息好像也没那么紧急了。
现在啊,每次踏入灯塔90分钟茶艺生活馆,我都会先把手机调成静音。你说奇怪不?就这90分钟,离开那些叮叮咚咚的通知,世界照样转得好好的。
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
上周带朋友老王来体验。他是个整天围着业绩转的销售总监,坐下来前十分钟,接了叁个电话。茶艺师给他推荐了熟普,说这茶性温,适合他这种常年神经紧绷的人。
老王起初还心不在焉,直到第叁泡茶汤入口,他忽然“咦”了一声:“这茶……好像和刚才味道不一样了?”茶艺师笑着点头:“熟普就是这样,每一泡都在变化。”那天临走时,老王居然主动约了下周再来。他挠着头说:“没想到啊,在这坐了90分钟,比喝杯咖啡提神还管用。”
在灯塔90分钟品茶工作室待久了,我渐渐明白一件事——这里卖的不仅是茶,更像是在兜售一种“浪费时间”的正当理由。现代人总觉得自己每分钟都得产生价值,可有时候,适度的留白反而能让生活更有质感。
茶艺师们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每次奉茶都会轻声说“请用茶”。简单的叁个字,却提醒着你——此刻,这杯茶就是全部。
墙上有位客人留下的便签纸写着:“在这里学会了等待,等水沸,等茶叶舒展,等最适合的那一泡。”可能我们都太习惯即时满足,却忘了有些滋味,确实需要时间才能沉淀出来。
现在偶尔路过别的茶馆,我总会想起灯塔90分钟茶艺生活馆里那个老榆木茶台,想起小陈总爱说的那句话:“茶不会骗人,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回应你。”想想也是,做人做事,不也都是这个理儿?
窗外暮色渐沉,我把杯里最后一口茶喝完。今天尝的是今年的春茶,鲜爽回甘,像把整个春天都留在了舌尖。结账时前台姑娘照例递上一小包茶样:“带回去明天接着喝。”风铃又在身后清脆地响起来,我知道,下个周末我大概还会再来。毕竟在这座永远亮着霓虹的城市里,能找到一处让人安心“虚度”光阴的灯塔,是件挺幸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