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泄火的小巷子,江山烟雨的小巷深处
那是一条藏在老城深处的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边的灰墙斑斑驳驳,爬满了青苔。巷口有棵歪脖子槐树,夏天总是落一地细碎的白花。街坊们都管这儿叫“江山泄火的小巷子”,这名儿听着挺玄乎,其实说起来怪有意思的。
我刚搬来这儿的时候,总琢磨这名字的来历。隔壁陈大爷坐在门槛上摇着蒲扇说:“早些年啊,巷子尽头是家老茶馆,叁教九流的人都爱往这儿凑。谁心里憋着火气,来这儿喝壶茶、听段戏,那股子躁劲儿就跟泄洪似的,顺着青石板流走咯!”他眯着眼笑,“说白了,就是让人消气儿的地界。”
巷子里的烟火日子
要说这江山泄火的小巷子,最迷人的是它的烟火气。清晨五点,豆腐坊的磨盘声咕噜咕噜响,热腾腾的豆香能把人从被窝里勾出来。卖菜大嫂的吆喝带着浓浓的乡音:“小青菜叁斤五块——”声音在巷子里打着转儿,像是唱山歌。
住我对门的李婶最爱在傍晚炒辣椒,那股子呛香味飘过来,馋得我家猫直挠门。有时我蹲在门口择韭菜,她就扯着嗓子喊:“小王啊,晚上包饺子不?我刚剁了肉馅!”这巷子窄得呀,谁家炖个红烧肉,半条巷子都能尝着味儿。
到了梅雨天,光景就更妙了。雨水顺着瓦檐滴答成串,把整条巷子泡得湿漉漉的。这时候的江山烟雨的小巷深处,真像幅淡墨描的山水画。撑着油纸伞走过,能听见雨点敲在伞面上细密的声响,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叮铃”擦身而过,车轱辘在青石板上轧出深深浅浅的水花儿。
巷尾那堵爬满牵牛花的墙根底下,总聚集着下象棋的老头儿。楚河汉界杀得正酣时,观战的人比下棋的还激动。有一回张爷爷要悔棋,李爷爷攥着棋子不撒手:“落子无悔真君子!”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相约明天老地方再战。你说这江山泄火的小巷子,到底有什么魔力?再大的火气,转个身就消融在日常的温情里了。
深夜的巷子别有滋味
我最爱在深夜逛这条巷子。晚上十点过后,晾衣绳上的花衬衫都收走了,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这时候的江山烟雨的小巷深处静得出奇,能听见蟋蟀在墙缝里低吟。
偶尔能看到晚归的年轻人,皮鞋踩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有次遇见个加班回来的姑娘,抱着文件袋边走边抹眼泪。巷子中段那户人家突然推开窗,阿婆递出来一碗酒酿圆子:“姑娘,吃饱了才有力气哭嘛。”那扇窗里的灯光暖融融的,像要把夜色烫个洞。
其实想想,这巷子就像个迟钝的老朋友。它不问你为什么难过,也不急着给你讲道理,就静静地陪着你。那股子江山泄火的劲儿,大概就藏在温热的酒酿圆子里,藏在清晨的豆腐香里,藏在邻居顺手帮你收下的快递里。
昨儿夜里又下雨了,我趴在窗口看雨水顺着瓦片流淌。忽然明白这巷子为什么能“泄火”——生活在这里慢得像凝固的琥珀,再焦躁的心落进去,也会被那些细碎的温暖包裹着,慢慢沉静下来。明天该去找陈大爷喝杯茶,听他再讲讲巷子从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