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学生品茶上课,茂名学子茶道课堂体验
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这和平时粉笔灰的味道可太不一样了。几十个学生围坐在茶席前,看着老师手里的紫砂壶缓缓倾注,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打着转儿。坐在靠窗位置的李同学小声嘀咕:“这可比做数学题有意思多了。”
这学期学校搞了个新鲜事儿,把茶道课排进了课表。刚开始还有同学抱怨:“不就是泡个茶嘛,能有什么学问?”可第一节课就被老师带来的各种茶具镇住了——原来光是一个简单的盖碗,拿法就有叁种讲究。
茶香里的学问
教茶道的陈老师是个有趣的人,从来不说大道理。她总是一边烫茶杯一边拉家常:“你们知道吗?泡茶就像交朋友,水温太烫会把茶叶烫坏,就像说话太冲会伤人心。”同学们听着听着就笑了,手上动作却更轻柔了。
最让大家惊讶的是,看似简单的注水动作里藏着那么多门道。高冲低泡,快进慢出,每个细节都影响着茶汤的滋味。有次小王同学急着把水倒完,结果茶汤涩得直咧嘴。陈老师走过来,接过他手里的壶:“别着急,让茶叶在水里多躺会儿。”果然,第二泡的味道就柔和多了。
慢慢地,同学们发现这门课教的不仅是泡茶。等着水温降下来的那几分钟,大家学会了安静;分茶时要先敬师长,懂得了礼让;品茶时细细感受舌尖的滋味,发现了专注的快乐。这些变化悄无声息,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班里最坐不住的小张,现在能安安静静泡上一壶茶了。他说奇怪,握着温热的茶杯,心里那些烦躁好像都顺着茶香飘走了。这话说得挺实在,好几个同学都跟着点头。
学校后山有片茶园,成了大家的第二课堂。踩着露水采茶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一芽一叶”来之不易。手指被茶叶染得发绿,衣服被晨露打湿,可看着竹篮里嫩绿的茶青,心里却格外踏实。回去的路上,同学们互相打趣:“以后可不敢浪费茶叶了。”
茶道课快要结课了,但同学们养成的习惯却留了下来。现在课间休息,总能看到叁五个同学凑在一起泡茶。不是比赛谁泡得更好,就是单纯享受着那段时光。水沸的声音,茶香的味道,还有轻松的氛围,都成了忙碌学业中最治愈的片段。
也许很多年后,这些茂名学子会忘记背过的公式,但一定记得某个午后,教室里弥漫的茶香,和那段慢下来的时光。毕竟,生活就像泡茶,有时候慢一点,反而能品出更醇厚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