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大学城包夜,高州大学城夜生活体验
高州大学城夜生活初体验
晚上十点半,宿舍楼下的喧闹声渐渐消停,但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夜晚才刚拉开序幕。上周五被室友硬拉去感受高州大学城的夜生活,说实话,之前我对“包夜”这事儿还挺排斥的。
我们沿着学府路往南门走,路灯把榕树叶的影子投在地上,晃晃悠悠的。还没到小吃街,香味就先飘过来了。麻辣烫摊主正往锅里撒芝麻,旁边奶茶店的小哥手脚麻利地摇着雪克杯。这和白天路过时冷清的景象完全不同,仿佛整条街在夜晚突然活了过来。
最让我意外的是那家通宵自习室。透过落地窗能看到里面坐满了人,暖黄的灯光下,有人咬着笔杆皱眉,也有人戴着耳机专注打字。原来所谓高州大学城包夜,不只是吃喝玩乐,还有这么多人在默默努力。
转角书店居然还亮着灯。推门进去,靠窗的位置坐着个女生,面前摊着厚厚的法学教材,手边咖啡杯沿已经干涸。她抬头时眼里的血丝让我想起下周就要交的课程论文,突然理解了这种昼夜颠倒的节奏。
夜市里的人生百态
烧烤摊的烟火气最是诱人。老板熟练地翻动着肉串,油脂滴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旁边桌几个男生正为篮球赛争执,穿球衣的那个激动得差点打翻可乐。而隔了两张桌子,有对情侣安静地分享着一盘炒粉,女孩自然而然地把香菜夹到对方碗里。
这些场景让我想起班主任说过的话:大学城的夜晚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样本。现在算是明白了,白天大家都在课堂里扮演学生,夜晚褪去身份标签后,反而显露出更鲜活的模样。
便利店的白光灯下,凌晨两点还有学生在挑饭团。收银员和我搭话,说经常看到这个点来买宵夜的,多半是赶设计作业的艺术生。我望着那个背影,卫衣帽子上还沾着颜料渍,突然觉得每个深夜忙碌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往回走时经过操场,跑道上有夜跑的人擦肩而过,带起一阵微风。看台顶端隐约能看到烟头的火星,估计是哪个熬夜想心事的人。这种时候特别能感受到,大学校园的夜晚包容着各种状态——奋斗的、迷茫的、享受的,或者单纯不想睡的你。
宿舍楼依旧亮着零星灯光,像散落在夜幕里的星星。隔壁阳台传来轻轻的吉他声,断断续续的和弦像是在练习新曲子。站在楼下往上望,忽然觉得高州大学城包夜这个概念,其实包含着太多白天看不见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