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品茶喝茶工作室,康定茶室品茗休闲空间
沿着溜溜城的石板路往上走,隐约能闻到一股清雅的茶香。香气像条看不见的丝线,把人往巷子深处引。转过弯,木招牌上“康定品茶喝茶工作室”几个字跳进眼里,旁边还缀着“康定茶室品茗休闲空间”的小字。推开虚掩的木门,叮当声里,仿佛跨进了另一个世界。
穿藏装的姑娘抬头一笑,没问“几位”,倒是轻声说了句:“累了吧?先坐下歇歇。”这话听着就让人松了下来。窗外的喧闹像是被那扇木门滤过一遍,传到耳边时,只剩下模糊的背景音。
一杯茶的工夫
工作室不大,七八张桌子散落在各处。有游客捧着菜单犹豫不决,老板娘便走过去:“不用急,咱们这儿不是饭店。您先闻闻这款新到的毛峰,喜欢再泡。”她边说边打开茶罐,那股子鲜灵劲儿直往鼻子里钻。
靠窗那桌是熟客了,五十来岁的大叔每周都来。他说在这坐了叁年,从看着树叶发芽到飘雪,同一扇窗景配不同的茶,怎么都看不腻。“别的地方喝茶是解渴,在这儿啊,”他抿了一口,“是跟自己说说话。”
这话倒让我想起件事。去年深秋,遇见个从成都开车来的年轻人,点了壶甘露就对着电脑发呆。老板娘送了他一碟牦牛肉干,说空腹喝茶伤胃。结果那小伙子后来成了常客,说那天他正好辞职,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就在这儿坐着,看着茶汤从清变浓,突然就想明白了——急什么呢?像这茶,该泡开的时候自然就泡开了。”
茶香里的康定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老照片,都是康定过去的样子。老板说,选这个地方开店,就是觉得茶和这座城脾气相投——都带着点慢悠悠的劲儿,又都有股子说不清的韧性。
“您尝尝这藏茶,”他给我斟上一杯红浓的茶汤,“和平时喝的绿茶不一样吧?厚重,经泡,像咱们这儿的人。”确实,这茶入口醇和,带着淡淡的陈香,让人想起折多山上经年的松柏。
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有人在角落里小声哼着《康定情歌》,不成调,却恰到好处。隔壁桌的阿姨转过头搭话:“你们年轻人现在都喝咖啡,其实茶也挺好,一口下去,整个人都舒展开了。”
说得真对。在这间康定品茶喝茶工作室里,时间好像被拉长了。手机放在桌上很久没动,却也不觉得无聊。看茶叶在杯中舒展,看窗外云卷云舒,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不知怎么就安静下来了。
老板娘又给续了水,这次换了个稍大的盖碗。“第叁泡了,味道正合适。”她轻声提醒。可不是嘛,这泡茶汤比前两回更醇厚,回甘也明显了。就像很多事情,都需要那么点时间和耐心,才能等到最好的时候。
起身离开时,巷子里的灯已经亮起来了。回头看了眼那盏暖黄色的门灯,心想明天还得来——不是说这里的茶有多特别,而是这方小天地让人舍不得。康定茶室品茗休闲空间,听起来是个喝茶的地方,可来过的人都知道,它给的远不止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