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贺州巷弄情缘何处寻

发布时间:2025-11-03 04:35:14 来源:原创内容

石板路上的脚步声

撑着油纸伞走过青石板路,雨水顺着屋檐滴答落下,在石板上绽开一朵朵水花。巷子深处飘来桂花的香气,混着老房子木门的味道。我停下脚步,看着斑驳的墙面,忽然想起朋友问我的那句话——贺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

这话倒让我想起去年春天在河东街遇见的那对老人。老爷子提着刚买的豆腐圆,老太太撑着他的胳膊,两个人慢悠悠地走着。老爷子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指着墙上的青砖说:“你看,这块砖上还留着我们当年刻的字。”老太太凑近看了看,笑着拍了他一下:“都多少年的事了,你这老头记性倒好。”

其实要在贺州巷弄情缘何处寻,或许就该去这些老巷子里转转。临江的骑楼街,傍晚时分总能看到牵着手散步的年轻人。他们有时会在糖水铺前停下,买两碗绿豆沙,就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看着江水慢慢喝。有个卖马蹄糕的阿婆告诉我,她在这条街上卖了叁十年糕点,见证了多少对从青丝走到白发。

桂花树下的约定

往巷子深处走,有户人家院里的桂花树枝探出墙头。邻居说,这棵树是几十年前一对新婚夫妇种下的。如今夫妇俩都七十多了,每年桂花开的时节,老爷子还是会摘一小枝,别在老太太的衣襟上。这种习惯,他们保持了大半辈子。

我在想,贺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早上一起在茶楼喝奶茶吃糕点,午后在古树下乘凉聊天,傍晚沿着贺江散步。爱情不需要惊天动地,它就像巷子里的青石板,经过岁月打磨,越发温润光亮。

有个在黄姚古镇开客栈的老板娘跟我说,她最喜欢看游客中的老夫妻。他们不像年轻人那样忙着拍照,而是静静地坐在亭子里,看着小河里的竹筏。有时一坐就是一下午,偶尔低语几句,相视而笑。她说,那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在大桂山下的巷子里迷了路。正犹豫时,看见一对银发老人坐在门槛上剥花生。老太太把剥好的花生仁都放到老爷子碗里,自己只吃那些稍微碎了的。我问他们这条路通向哪里,老爷子笑着说:“通向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一起走。”老太太在旁边点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巷弄深处的温度

贺州的巷子不像大城市的商业街那样喧闹,它有自己的节奏。早上能听到邻居互相问好的声音,中午有各家炒菜的香味,傍晚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在这样的环境里,感情也变得细腻绵长。

我渐渐明白,贺州巷弄情缘何处寻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还有什么地方能让爱情慢慢生长?或许答案就是这些古巷——它们给爱情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让感情像墙上的青苔,在时光里悄然蔓延。

有一次,我在一个雨后的傍晚路过灵峰广场附近的小巷。夕阳斜照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反射出温暖的光。一对中年夫妻推着自行车慢慢走着,车篮里装着刚买的菜。妻子伸手帮丈夫整理了一下衣领,丈夫顺势握住她的手。他们没有说话,就这样牵着手一直往前走,背影融进了巷子的光影里。

这样的画面,在贺州的巷子里并不少见。爱情在这里显得特别朴实,它就藏在每天的柴米油盐里,藏在相濡以沫的陪伴中。不需要刻意寻找,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巷弄里,感受到最真实的温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