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附近哪条巷子实惠
初来乍到的头等大事
刚来汾阳大学城报到的新生,或者从老校区搬过来的同学,放下行李后的第一个现实问题,恐怕就是“吃”了。食堂的饭吃了一两周,难免会想换换口味,可学生嘛,兜里预算有限,去大商场下馆子有点心疼。这时候,大家伙心里头冒出的问题,十有八九就是:汾阳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这几乎是每个学生党的必经之路。
我当年也一样,揣着不多的生活费,心里盘算着既不能亏待了肚子,又得保证月底不至于“吃土”。于是,跟室友一合计,我们决定去学校周边那些看起来有点年头、烟火气十足的胡同巷子里探探路。说实话,刚开始也没个方向,就是凭着感觉走,看见哪家小店人多,尤其是学生模样的人扎堆的地方,就凑过去看看。
你还别说,这么漫无目的地逛,还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门道。学校正门对着的那条大路,店面光鲜亮丽,价格自然也“漂亮”些。但只要你稍微拐个弯,钻进那些不那么起眼的小胡同,感觉立刻就不同了。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混合的香气,铁锅翻炒的声音滋滋作响,格外诱人。
我们首先锁定了一条叫“学子巷”的地方。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巷子不宽,两边密密麻麻都是小餐馆和小吃摊。从麻辣烫、炒饭炒面,到卷饼、肉夹馍,一应俱全。我们观察了一下,一份料足味美的麻辣烫,也就十块出头;一大盘现炒的扬州炒饭,够一个大小伙子吃饱,还不到十五块。这价格,确实让人心动。
不过,光是价格便宜还不够,味道和卫生也得过得去。我们试了几家,发现有一家叫“老王麻辣烫”的,生意特别火。他家菜品种类多,汤底是骨头熬的,味道很正。关键是,老板娘收拾得挺干净,让人吃着放心。一来二去,这家就成了我们的据点之一。看来,这“汾阳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的问题,答案之一就藏在这学子巷里了。
拓宽我们的“美食地图”
在学子巷站稳脚跟后,我们的探索范围又扩大了一些。有学长告诉我们,穿过学校西侧的那个小市场,后面还藏着几条更接地气的巷子,那边才是真正的价格洼地。用学长的话说就是:“想找实惠,别只盯着大路边的胡同,得多往里头走走。”
我们顺着指示找过去,果然别有洞天。这边少了些花哨的招牌,多了些实实在在的市井气息。我们发现了不少宝藏小店。比如有一对老夫妻开的烧饼铺,烧饼外酥里嫩,夹上现炸的里脊肉或者荷包蛋,再刷上点酱,一个下去就半饱了,才卖四块钱。早上来不及去食堂,来这里买个烧饼,一路吃着去上课,又方便又省钱。
还有一家家庭式的小炒店,没有菜单,菜都写在门口的小黑板上。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这些家常菜,价格比学子巷的还要低上一两成。老板就在店门口的灶台前颠勺,火苗窜得老高,香气能飘出半条街。我们几个偶尔想“奢侈”一下,点两个小炒,人均也就二十多块,能吃得心满意足。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附近哪条巷子实惠”嘛。
在这些巷子里转悠久了,我发现一个规律。那些最受学生欢迎、口碑最好的小店,往往有一些共同点:老板人很实在,给的份量足;做的都是回头客生意,味道有保障;而且,位置可能有点偏,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家口耳相传,慢慢就成了我们学生圈子里的“秘密基地”。
当然啦,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我觉得这家面馆好吃,你可能更偏爱那家米线。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多去走走,多去尝尝。把寻找“汾阳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的过程,当成一种乐趣,一种大学生活的独特体验。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热气腾腾的实惠美味,那种感觉,比单纯吃饱肚子要美妙得多。
如今,虽然已经离开学校有些年头了,但偶尔路过大学城,还是会忍不住去那些熟悉的胡同里转转。看到那些坐在小马扎上,吃得满头大汗的学弟学妹,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些对于美食、对于友情、对于那段青葱岁月的记忆,都和这些胡同巷子的味道,紧紧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