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快餐品茶工作室,孝义快餐茶饮工作室
路过街角那家孝义快餐品茶工作室的时候,我总忍不住放慢脚步。玻璃门上贴着的“今日特供”手写海报,墨迹还没干透的样子。说来有意思,这条街上茶饮店开了关关了开,唯独他们家稳稳当当了叁年多。
推门时铃铛叮铃铃响,老板娘正踮着脚往架子上补货。“老样子?”她头也没回就问。我才在吧台前坐下,温热的荞麦茶已经推了过来。这种熟稔让人舒坦,像回到某个不用客气的亲戚家。
快餐节奏里的慢功夫
你可能要问,快餐和品茶放一块儿不矛盾吗?我开始也纳闷。后来发现,他们家用的是标准化流程不假,但该有的步骤一个不省。茶叶现点现萃,水温严格控制,连搅拌都有讲究。老板娘有句话挺在理:“快不是偷工减料的借口,是把熟练的事做得利索。”
隔壁桌的建筑工人咕咚咕咚喝完大杯柠檬茶,抹抹嘴扫码付钱,全程不到十分钟。而我对面的老先生,一壶凤凰单丛能慢悠悠品一下午。这两种画面在这里毫不违和,挺妙的。
说到这个孝义快餐茶饮工作室的定位,老板娘边擦杯子边笑:“不就是让想解渴的快速解渴,想品茶的安心品茶么。”她指了指墙上价目表,基础款也就十几块,但往上有叁四百一泡的武夷岩茶。“谁来了都能找到合心意的,这不就行了?”
常客张叔接话:“别家要么贵得吓人,要么用茶粉糊弄。这儿好啊,明码标价,真材实料。”他每周都来买半斤茶叶,说是比专业茶庄实惠,品质却不打折。
人情味儿是秘方
冰柜底层总藏着老板娘自制的茶冻,老顾客都知道开口要。小李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她说下班来这儿坐会儿已成习惯。“比星巴克自在多了,15块钱能发呆两小时,奥颈-贵颈还快。”
最让我触动的是上个月的事。连续下雨那几天,他们悄悄在门口摆了保温桶,贴张纸条:“外卖小哥免费取用”。就是简单的姜茶,用大桶装着,旁边一摞纸杯。有个浑身湿透的骑手捧着杯子暖手,站在屋檐下慢慢喝。那画面比任何广告都打动人心。
这种经营理念,或许正是孝义快餐品茶工作室站稳脚跟的原因。如今满大街都是连锁品牌,标准化装修、统一话术,完美得让人疲倦。而这里还保留着点“人味儿”,记得熟客的偏好,愿意为邻里行个方便。
暮色渐沉时,店里亮起暖黄的灯。又一批外卖订单在打印机上唰唰吐出,几个学生对着笔记本电脑小声讨论,老板娘在教新来的小伙计认茶叶。我推开店门,铃铛再次响起,身后的茶香追出来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