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学院外援女,恩平学院外来女教师

发布时间:2025-11-03 03:06:19 来源:原创内容

校园里的桂花又开了,走在林荫道上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香气。最近办公室里老师们闲聊时,总会提到学校里那群特殊的身影——恩平学院外援女教师。说起来也挺有意思,这些从外地来的老师,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我们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得上学期开学典礼上,坐在我旁边的李老师就是新来的外聘教师。她轻声问我食堂哪个窗口的菜比较清淡,说自己是广东人,不太能吃辣。后来才知道她是厦门大学的硕士,因为丈夫工作调动才跟着来到这座北方城市。像她这样的恩平学院外来女教师,学校里还有二十多位。

她们带来的新气象

说来也怪,这些外援女老师上课的风格确实不太一样。上周我路过音乐教室,看见新来的王老师正带着学生拍打桌面练习节奏。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那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传统教学中还真不多见。王老师后来和我聊起,说这是在深圳培训时学到的互动教学法。

教师休息室里现在可热闹了。以前大家聊的都是本地的话题,现在经常能听到天南海北的见闻。张老师从杭州来,总爱说起西湖的四季;刘老师来自哈尔滨,她说冬天在松花江上溜冰的经历让学生们听得入迷。这些外来女教师带来的不只是教学方法,还有各自家乡的文化特色。

不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上周在图书馆看到的一幕。几位年轻老师围坐在角落,正在讨论什么创新教学方案。其中叁位都是外聘教师,她们讨论时眼睛里闪着光,那种投入的神情让我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

这些老师刚来的时候,确实遇到过不少困难。李老师说过,她花了两叁个月才适应本地的方言。还有位老师因为不习惯北方的面食,自己在家学着蒸米饭,结果把锅都烧糊了。但现在再看,她们都已经慢慢找到了在这里生活的节奏。

有时候我在想,这些恩平学院外援女教师的到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投下几颗石子。涟漪一圈圈荡开,让整个校园都生动起来。上学期末的教学评比中,学生们给外聘老师打的分数普遍很高,特别是课堂互动这一项。

前两天在操场边上,看见几位本地老师正和外聘老师商量着下学期要合办一个文化节。听着她们热烈地讨论要展示哪些地方特色,要怎么设计互动环节,我突然觉得,这种融合正在让我们的校园变得不一样。或许教育就是这样,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就像春天需要不同的花香。

放学时分,又看到几位外聘老师结伴走出校门。她们说着笑着,渐渐融入了放学的人流中。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她们在这里留下的印记,虽然不张扬,却真实地存在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