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00元小胡同,杭州百元小巷风情
杭州百元小巷风情
要说在杭州玩得接地气,我还真有个私藏推荐——那些藏在繁华街道背后,花个百来块就能逛吃逛吃的老巷子。前两天我又去了趟大马弄,刚拐进巷口就闻见炸春卷的油香味,金黄酥脆的皮儿裹着荠菜肉馅,叁块钱一个,站在路边啃得满手油。
沿着青石板往深处走,卖定胜糕的大婶认得我:“今天豆沙馅儿的刚出锅!”隔壁水果摊的老板正扯着嗓子喊:“杨梅十块两筐!”这种热闹劲儿和新商场完全不同,巷子窄得晾衣杆能横跨两边屋檐,二楼的木窗台上还摆着几盆茉莉花。住这儿四十年的王奶奶说,她每天五点雷打不动去城隍牌楼买菜,那里的葱包烩摊子永远排着队。
在察院前巷口遇见个画水彩的学生,画板上正是巷子里的茶摊——竹椅矮桌,一杯龙井二十元能坐半晌。茶摊老板顺手给我指了条近路:“从这边穿出去就是城隍山,看日落比雷峰塔人少多啦。”果然爬上去就瞧见几个本地大爷在凉亭里下棋,石桌上还搁着半包荷花酥。
要说这杭州100元小胡同的妙处,是你永远猜不到转角会遇见什么。可能是个修补搪瓷缸的手艺人,也可能是挂着蓝印花布的门帘后飘出越剧唱腔。我在祠堂巷里花八块钱买了把王星记竹扇,老板娘非要多送我一包桉树叶:“扇子用这个擦,越用越亮。”
暮色渐浓时,巷口的卤味摊亮起暖黄的灯。称了半只酱鸭,切了盘素烧鹅,再捎上两个刚出炉的吴山烧饼,统共不到五十块。坐在巷尾的长条石凳上吃,隔壁阿婆还从窗口递来一小碟她自己腌的醋大蒜。
这些百元小巷啊,就像杭州这本精致画册里夹着的毛边纸。当游客们在西湖边挤着拍荷花时,这里的市井烟火正慢悠悠地飘过白墙黑瓦。临走前我又绕回大马弄,那个画水彩的学生还在,画纸上多了只蹲在瓦缸沿的狸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