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100元小胡同,靖江百元小巷寻访

发布时间:2025-11-03 06:50:27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靖江老城区,忽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的靖江100元小胡同。这名字挺有意思,一百块能在小胡同里玩出什么花样?我索性拐进了一条挂着红灯笼的巷子。

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的青苔绿得快要滴出水来。刚走两步就闻到炸臭干的香气,摊主阿姨正麻利地翻动着竹篓。“五块一份!”她笑着招呼。隔壁卖麦芽糖的老爷爷不紧不慢地熬着糖浆,小锅咕嘟咕嘟冒着泡。这靖江100元小胡同,倒像是藏着一整个江湖。

百元寻味记

在巷口买了份刚出锅的蟹黄汤包,轻轻一提,薄皮里晃荡着金黄的汤汁。用吸管小口吮着,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转身又看见卖肉脯的铺子,玻璃柜里堆着蜜汁和原味的。老板热情地切了两片让我尝,果然比超市买的香韧得多。

走着走着,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这儿的小吃单价都在二十元以内。算算账,汤包十八,肉脯二十,再来碗十块的粯子粥,五十块不到就尝了叁样特色。难怪说靖江百元小巷寻访是门学问,得会搭配着来。

拐角处遇见个编竹器的老师傅,手指翻飞间竹篾就变成了小篮子。我蹲在旁边看了会儿,他倒也不介意,慢悠悠地说这手艺跟巷口那家烧饼铺同龄,都是四十多年的老交情了。这话让我突然觉得,整条巷子像个活生生的博物馆。

巷子里的生意经

在裁缝店改裤脚时,老板娘说起她家铺面是祖传的,不用交租金。“做点老街坊生意,够生活就好。”她踩着缝纫机,针脚密实均匀。斜对面修理铺的老师傅接话:“现在年轻人网购的多咯,不过老物件他们舍不得扔,还得来找我修。”

这条靖江100元小胡同里,似乎藏着另一种生活哲学。不赶时髦,不比排场,就靠实在的手艺和公道的价格。卖菱角的大姐说,她每天就带两筐来,卖完就收摊。“留点时间接孙子放学多好。”

暮色渐浓时,我数了数今天的开销:小吃花了六十二,买了把蒲扇十五,修鞋八块,正好控制在百元内。这趟靖江百元小巷寻访,让我想起小时候跟奶奶赶集的时光——那时候快乐很简单,五毛钱的糖人就能高兴半天。

华灯初上,巷子里的红灯笼一盏盏亮起来。走出胡同回头望,那些暖黄的光晕像是老城眨着的眼睛。或许明天,我该带着剩下的叁十八块,去尝尝还没吃到的酒酿圆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