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建瓯车站附近巷内200元一回
建瓯火车站后头,有条老巷子,不仔细找还真发现不了。那天下午,太阳斜斜地照着,我碰巧从那儿路过。巷口有个摆摊的大爷,正慢悠悠地收拾着家伙什。
巷子不宽,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墙皮斑斑驳驳的。往里走,能闻到一股潮湿的、带着点霉味的空气。几个街坊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凳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这地方,跟火车站前头那人来人往的景象一比,简直像是另一个世界。
巷子里的寻常光景
我正漫无目的地瞧着,旁边一位择菜的大婶抬起头,随口问了句:“找谁呢?”我摇摇头,说就是随便走走。她笑了笑,手里活儿没停,“这巷子啊,没啥特别的,就是些老住户。”
往前走几步,听见两个老师傅在树下下棋。一个穿着汗衫的大叔拍着扇子,嗓门挺大:“老李头,你这棋臭得很!”另一个也不恼,慢悠悠回了句:“急啥,下棋不就是图个消磨工夫。”他们脚边,一只黄狗懒洋洋地打着盹,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这建瓯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说法,跟眼前这平平静静的日子,实在扯不上啥关系。
我琢磨着,外头那些传闻,怕是压根没到过这儿吧。这条巷子,看着就是普普通通的老街巷,充满了柴米油盐的气息。
一次偶遇和几句闲谈
再往里走,有个小杂货店,老板娘正靠在柜台边看电视。我进去买了瓶水,顺口跟她聊了起来。说起这巷子,她摆摆手,“别提了,净是些乱传的话。我们这儿住的都是本分人,哪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她指着对面一扇紧闭的旧木门,“那家老王,在车站扛包的,辛苦钱可不好挣。”
正说着,那木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胳膊上还搭着件脏兮兮的外套。老板娘朝他喊了句:“才收工啊?”那汉子点点头,脸上带着倦意,朝巷子另一头走了。我想,这建瓯车站附近巷内200元一回的传闻,对他这样靠力气吃饭的人来说,听着都觉得莫名其妙吧。
巷子快到头的地方,几个小孩在追着一个破皮球跑,笑得咯咯响。他们的母亲坐在一旁,眼睛盯着孩子,手里还忙着针线活。这景象,让我心里有些感慨。一条巷子,在外人嘴里可能是各种传闻,但对住在这里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每天过日子、讨生活的地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的人家陆续亮起了灯,窗户里飘出炒菜的香味。我转身往外走,又经过了那个巷口。摆摊的大爷已经收摊回家了,只剩下那个空荡荡的角落。
回头再看一眼这条安静的巷子,它和我来时想象的样子完全不同。没有那些光怪陆离,只有被烟火气笼罩着的、真实的生活。那些听起来有模有样的传言,在这份真实面前,显得那么空洞,那么不值一提。夜风吹过,带着晚炊的暖意,我加快了脚步,汇入了车站前熙熙攘攘的人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