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校门口暗号仍在使用吗
那些年的悄悄话
前几天路过金华五中门口,正赶上放学。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叁五成群地涌出来,叽叽喳喳的。我站在梧桐树下,忽然想起十年前我们那届流传的“敲门砖”——“天王盖地虎”。那时要说不对这句,连小卖部的烤肠都买不到热乎的。
现在的孩子还搞这套吗?我凑近几个正在等公交的男生,假装随意地问起暗号的事。他们互相看了看,露出那种“这叔叔在说啥”的表情。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挠挠头:“您说的是游戏里的密语吧?我们一般都直接拉群聊。”
这话让我愣了半天。确实啊,现在每个班都有微信群,谁还需要对着空气喊暗号呢?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记得初二那年,我们班为了防隔壁班偷听,特意发明了用周杰伦歌词当暗号的系统。唱到“故事的小黄花”,要接“从出生那年就飘着”。要是接不上?对不起,篮球场靠边站。
我试着在金华本地的家长论坛里发了条询问。没想到凌晨叁点,手机突然震个不停。有个自称“老陈”的家长私信我:“我女儿前天回来要零花钱,不说‘芝士雪豹’都不给开房门。”
看来暗号这玩意儿,只是换了个样子活着。
第二天我特意去了金华二中旁边的奶茶店。老板娘边搓珍珠边说:“上周还有个男生跑来,对着收银员喊‘宫廷玉液酒’。把新来的兼职生都喊懵了。”她笑着指指墙上贴的二维码,“现在他们都扫这个加会员,哪还用对暗号。”
但转身时,我听见两个女生在角落窃窃私语。穿粉卫衣的女生说:“明天记得带‘通关文牒’。”另一个扎马尾的立刻比划了个奇怪的手势。
这让我想起班主任王老师的话。去年退休的她,现在还在家长群里当“卧底”。“孩子们精着呢,”她在电话里告诉我,“去年他们用数学公式当暗号,解不开方程的别想进学习小组。”
或许,金华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这个问题,答案就藏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城南小学门口的煎饼摊主说的:“他们现在不明着喊了,改成碰拳——先碰两下,再碰一下,最后大拇指对按。比我们当年高级多了。”
暗号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那种“我们是一伙的”的归属感。就像你突然发现全世界只有你们几个人懂的梗,那种会心一笑的默契。
前几天经过金华实验中学,看见几个男生在操场边比划。我远远望着,忽然有个穿校服的转身朝我眨眨眼,右手在胸前轻轻画了个叁角形。我也下意识地回了个同样的手势。他笑了,露出两颗虎牙。
你看,有些东西从来不会真正消失。它们只是变成了新的模样,在新的时代里,继续链接着那些渴望找到同类的年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