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泄火的小巷子,东港小巷的烟火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09:27:55 来源:原创内容

这条小巷子藏在东港的老城区里,要不是那天手机导航抽风,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拐进来。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丛野草。傍晚时分,谁家厨房飘出炒辣椒的香气,呛得人想打喷嚏,却又莫名觉得亲切。巷子窄得伸手能够着对面窗户,晾衣杆横在半空,挂着的衬衫还在滴水。

巷子里的老面孔

修鞋的老伯在巷口摆了叁十年摊子。我问他什么叫“泄火”,他头也不抬:“心里憋着火气来这儿走两圈,回去就舒坦了呗。”他补鞋的榔头敲得梆梆响,像在给这条巷子打拍子。

再往里走是家理发店,老板娘总在织毛衣。她说这条东港泄火的小巷子最神奇的是节奏——外卖小哥骑车经过会放慢速度,流浪猫敢在正午打盹,连吵架的夫妻走到巷子中间,声音都会不自觉地降下来。

确实,走在东港小巷的烟火时光里,你会不自觉地调整呼吸。可能是被那种缓慢感染了,也可能是怕走太快会错过什么。比如转角突然出现的栀子花,或者某扇木门上剥落的春联还留着半个“福”字。

夜晚的巷子别有滋味

天黑以后,巷口会亮起一盏昏黄的灯。那是卖馄饨的叁轮车出摊了。下夜班的年轻人,遛狗回来的大爷,都爱在这儿坐一会儿。热汤下肚的工夫,互相抱怨几句工作,或者聊聊明天的天气。

坐在小马扎上吃馄饨时,我突然懂了老伯说的“泄火”。原来所谓的东港泄火的小巷子,不是有什么神奇功效,而是让各种情绪都能找到安放的地方。修鞋摊承接生活的磨损,理发店收拾蓬头垢面的狼狈,一碗馄饨暖过空荡荡的胃。

现在隔叁差五,我还是会去那条巷子转转。既不拍照发朋友圈,也不指望遇到什么惊喜。就是走着,听着,闻着。让东港小巷的烟火时光慢慢熨平心里的褶皱。这大概就是老城区最朴素的生活哲学——日子嘛,总有过下去的办法。

昨天看见巷尾那面要拆迁的墙上,不知谁用粉笔写了一行字:“慢点走,等等灵魂。”字体歪歪扭扭,但每个字都认得清清楚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