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做大活的地方,岑溪大型工程选址
说起咱们岑溪啊,最近街头巷尾总有人聊起“做大活”这回事。你问什么是大活?嘿,就是那些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大项目、大工程。走在城南新区的工地上,能看见塔吊像巨人手臂似的来回摆动,这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家孩子长个子——一天一个样。
前两天碰到老同学在自然资源局工作,喝茶时他透露了个消息:“现在市里选项目地址可比以前讲究多了,光我们科室就准备了十几套方案。”他掰着手指头数,“得看交通方不方便,周边配套跟不跟得上,还要琢磨未来十年这里会变成啥模样。”
选地方的门道
说到岑溪大型工程选址,这里头学问可不小。记得去年规划的物流产业园吗?最初选了叁个点位,最后定在现在这个位置。为什么?因为这里是两条高速的交汇点,往东能到珠叁角,往西连接大西南,就像给园区插上了两只翅膀。
我专门去转了一圈,发现施工队正在平整土地。带安全帽的工头操着本地口音说:“这块地底下都是坚硬岩层,盖多高的楼都稳当。”他指着远处的山坡,“而且地势比周边略高,雨季从来不会积水。”这些细节,不就是选址时最该考虑的吗?
有时候想想,找地方搞建设跟咱们老百姓买房一个理儿——既要看眼前,还得想长远。配套啊、交通啊、未来发展啊,哪个都不能马虎。
现在市里新搞的建材产业园,听说前期光论证就花了小半年。请来的专家团队把全市转了个遍,最后才敲定现在这个位置。要说这块地有什么特别?它离原材料产地近,离主要市场也不远,还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专线。这么一算账,运输成本能省下不少呢。
我认识个在园区做管理的朋友,他说自从选址确定后,来咨询入驻的公司明显多了。“位置选对了,就像把店铺开在闹市区,生意自己就找上门来了。”他这话说得在理,好位置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不过啊,选址也不能光盯着经济效益。上次去新建的湿地公园,碰到几位散步的老人。他们告诉我,这里原本要建工厂,后来改了规划。“留下这片湿地真好,”拄着拐杖的王大爷说,“白天能散步,晚上能听蛙鸣,这才叫过日子。”
看来,岑溪做大活的地方不光要算经济账,还得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就像隔壁李婶说的:“发展是好事,但要是把蓝天白云都弄没了,那还有什么意思?”这话朴实,却说到点子上了。
转眼看看开发区那边,新厂区一片连着一片。听负责招商的小赵说,现在来考察的公司家精明得很,下车第一件事就是看地理位置。“人家拿着手机查地图,周围几条路,离高速口多远,比我们还门儿清。”
这就对了嘛,好的岑溪大型工程选址自己会说话。不需要太多宣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的优势在哪里。就像种地选肥沃的土壤,栽树选向阳的坡地,位置选好了,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最近听说又要上新项目了,这次好像是对于绿色能源的。具体选在哪儿还没公布,不过我相信,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咱们岑溪在项目选址上越来越有经验了。毕竟,找对地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