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女骑手外卖一小时一单怎么叫,昌都女骑手外卖订单少怎么办
订单都去哪儿了
洛珍把电动车停在街角,手机屏幕暗下去已经快二十分钟了。她掰着手指头算:这是今天接的第叁单,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小时才有一单。风吹得她头盔上的护目镜啪啪响,这位叁十出头的昌都女骑手忍不住对着手机喃喃:“昌都女骑手外卖一小时一单怎么叫?这要跑到啥时候才能凑够孩子的补习费。”
其实不光是洛珍,好几个跑外卖的姐妹最近都在群里倒苦水。有人说是不是平台把单子分给新人了,有人猜是不是骑手太多单子不够分。老骑手扎西倒是看得明白:“咱们这儿冬天游客少,本地人点外卖的习惯还没完全养成。你看看这条街,五六家外卖骑手等着,可馆子里才坐着两叁桌人。”
洛珍想起上个月跑单顺溜的时候,系统派单叮咚响个不停。那会儿还嫌单子太密集,现在倒好,闲得能数清楚街上有几块地砖。她琢磨着,总不能干等着,得琢磨琢磨昌都女骑手外卖订单少怎么办。想起前些天给常客送餐时多聊了两句,对方说“你们女骑手开车稳当,餐盒从来不会洒”,这话倒提醒了她。
第二天开始,洛珍的保温箱里总多放几个一次性手套。遇到点汤面的客人,她就顺手塞两个。有次下雨天送奶茶,她还特意用塑料袋把杯口裹严实。这些小动作没增加多少成本,倒是让几个客人记住了她。慢慢地,有人会在订单备注里写“麻烦让那位总戴红色头盔的大姐送”。
扎西见她总在商圈周边转悠,好奇问怎么不守在美食街。洛珍擦着护目镜说:“我观察过了,办公楼午间单子集中,但骑手扎堆。反而住宅区下午茶时段,那些带娃的妈妈们偶尔想点个甜品,这时候竞争少。”她上周末尝试在下午两点到四点专门跑住宅区,果然接到好些奶茶和蛋糕订单。
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洛珍发现很多藏族阿爸阿妈不会用手机下单,有次她帮个小姑娘调试手机,顺手教她阿妈怎么查看附近优惠。后来那家居然成了老客户。现在遇到年纪大的顾客,她都会多句嘴:“您要是不会操作,让儿女把收货地址设成您现在的位置,我直接给您送上门。”
电动车电池还剩两格电,洛珍决定往新城区的写字楼碰碰运气。等红灯时,她看了眼微信群,有个姐妹说刚刚同时接到叁单。看来单子不是没有,只是需要找对时间和位置。她把护目镜往下一拉,心想明天早点出门,赶在早餐时段前到那些宾馆附近转转,说不定能接到游客订单。
保温箱里的手机突然响起熟悉的提示音。洛珍赶紧靠边停车,手机屏幕上同时跳出两个订单——从同一个小区出发,送往相邻的两个办公楼。她利落地扣好头盔,电动车在高原的阳光下划出一道弧线。风吹动她防晒面罩的瞬间,这个昌都女骑手轻轻笑了:看来调整策略真的有用。